市场才是调试剧本的最好晴雨表

时间:2011-12-22 10:10   来源:中国网

  20日,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政策法规处处长、首都影视产业联盟秘书长李伟透露,明年将启动成立联盟的专家评审机构,将第一时间审核剧本,“烂剧本”不予投拍影视剧。(12月21日《京华时报》)

  如果以“广电总局批”作前缀编一部语录的话,你会发现一年到头它都在不断更新扩展。神怪剧多的时候被批“价值取向混乱”,历史剧火的时候被批“胡编乱造化”,革命剧热的时候被批“过度娱乐化”,穿越剧盛行的时候被批“不尊重历史”……某部门就像忧心忡忡的父母般,对影视剧这些“孩子”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感到惴惴难安,不得不一再而三地以耳提面命的形式予以训诫。可谓“年年岁岁话相似,岁岁年年批不停”。

  据说,首都影视联盟设立专家评审的初衷便是要从源头上解决上述那些被批的问题。此意甚好,与其等起瓜熟蒂落再去数落,不如在快要生芽时便掐灭其苗头。谁希望播下的种子长出的却是“歪瓜裂枣”呢,筛检的过程还是必要的嘛。看起来还真是理由昭彰,可谁最有资格决定一颗种子是否有生根发芽的权利呢?除了播种人自己,那就是种子所赖以生存的土壤、水分等自然环境。如今影视联盟说“要第一时间审核剧本,烂剧本不予投拍”,这就相当于你播下的种子,别人可以以“成色不行”的名义将其铲掉。如此逻辑恐怕于个人法权和自然规律都是戕害。

  数学上有一个“极值定理”,就是说在某个有限的数量集合中,一定有一个数是最大的。同一批玉米种子播下去,来年收获时总有一穗玉米是最大的,当然也一定有一穗是最稀疏的。万千事物,如用一根标尺去衡量,总难免有大小优劣之区分。也就是说,即便所有的内外条件都达到最优,从自然法则的角度看,也不可能完全杜绝“不好的电影”。所以,企图以遏制“烂剧本”的形式来确保每部电影都“好”根本是种痴心妄想。

  再说了,剧本本就是“我手写我心”之事,同一个剧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看法。但看法归看法,一个剧本能不能拍成电影或电视剧最终决定权还在导演和制片人。只要双方同意,而剧本本身亦不逾越法律底线,那么他们甚至有权将任何剧本拍成剧作。简单以“好”“烂”来给剧本戴套恰恰显露出一种人大于法的“霸王”嘴脸。

  最重要的是,繁荣影视剧创作景观,需要的是从“精神”上为其松绑,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来优胜劣汰、“良币驱逐劣币”,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精神导师”自居动辄对艺术创作怒批、审查相向的做派是对自发调节的僭越,只会给市场带来令人瑟缩和萎靡的阵阵寒意。

  在一个自然的环境中,“好”和“坏”都有其存在的空间和必然性;影视剧本的“好”“烂”有相对性,而且你可以说它“烂”,但没有禁止将它搬上荧屏的权利;市场才是调试剧本的最好晴雨表。在这三大“客观规律”面前,首都影视联盟欲以专家评审“人定胜天”的阳谋自然相形见绌,显得愚蠢至极。须知,到最后,真正有资格决定一颗种子能否生根发芽的还是水分和土壤,影视剧亦然。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