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伟到访,为何引出复旦哲学系教授一声感叹?

时间:2011-11-21 13:32   来源:人民网

  近日,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网站上登出一篇名为《“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从影星来访,一堂课35人缺席谈起》的文章,作者是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庆熊。在文中,张庆熊称,2011年11月10日下午,他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上课,赫然发现教室里空荡荡,“一个学生上来告诉我,因为香港艺人梁朝伟来访,35名武警班学员被团委叫去维持相辉堂秩序”,因此请假。张庆熊对此十分愤怒,并感慨“复旦的世道变了”。他表示,以前自己总是欣慰于“复旦大学的学生勤奋、聪明、好学,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在课堂、实验室和图书馆内”,但现在,他觉得,“复旦大学一部分学生把追星、娱乐放在第一位了”。

  张教授说的是真话,他的感觉没有错,复旦的世道确实变了。变化其实早就开始。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转入了市场轨道,市场遍布中国各个角落,整个中国变成了一个大市场。市场在改变中国经济运行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中国的资源配置,那些面向大众的产品、诉诸感官的产品、能让人“一见钟情”的产品迅速占领市场,而只适合少数人的产品、诉诸心灵的产品、需要经过痛苦思索才能领略其奥妙的产品,因市场需求不足,只能苦苦挣扎。受市场影响,各大学纷纷改换门面,对本校的院系、专业和学科设置作出调整,一方面把面向市场的院系、专业和学科做大,另一方面迎合市场需求把一些传统专业和学科做得很热闹。这就是当今的世道,在多方共同作用下,校园不再安静。复旦不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不可能还是从前的模样。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道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与其感叹世道,不如关注人心,真正令张教授感到愤怒的,也正是人心。“《大魔术师》剧组走进复旦与同学畅谈梦想”是预先计划好的活动,应该有周密的实施方案,本不该与学生上课发生冲突,即使出现预想不到的情况,也该想其他办法解决,复旦大学团委违反程序让学生不去上课而去协助维持秩序,清楚地表明了上课和娱乐在复旦许多人心目中的位置。这种位置关系在晚上的活动中也体现出来,“活动现场座无虚席”与下午张教授“赫然发现教室里空荡荡”形成鲜明对照。整个事件的过程足以说明,许多复旦人已经被世道推着走,任凭自己的感官去追逐尘世的喧哗,心灵已经变得浮躁,学生会事后的解释掩盖不了这一点。这正是张教授“多少年来第一次如此生气”的原因。

  教授的愤怒是有道理的。市场经济给我国带来了丰富的产品,包括许多高精尖产品,使我国硬实力显著提高,但是附着在各种产品上的文化却多是西方的,缺少自己的东西,中国文化软实力迫切需要提高。大学是出知识、出人才的地方,也是出思想的地方,如果大学生在校园里耐不住寂寞,不能安静地学习、独立地思考,那么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我们能指望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如果像复旦大学这样有世界影响的大学里出来的学生都只能“被感召”和“被影响”,那么中国文化还能感召和影响谁?张教授生气表明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我们应该感谢张教授,他给我们提了个醒,让我们看到了当前大学校园里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要解决校园里“偏离正道的习气”,就得做市场的主人,伸出那只“看得见的手”,让外界的诱惑止步于墙外,还校园一个安静的环境。在这方面,政府有很多事要做,学校管理层,包括团委和学生会等机构,也有很多事要做。把相关工作做好了,做到位了,学生看重追星、娱乐的现象才能得到根本改变,复旦大学的学生才能重新变得“勤奋、聪明、好学”,他们大部分的时间才会“在课堂、实验室和图书馆内”。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