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重新认识红色文化

时间:2011-11-02 13:34   来源:环球时报

  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使得世界有机会重新认识中国的红色文化。

  无论是新中国成立以前,还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红色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主流色彩。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中,屈原、岳飞、文天祥、袁崇焕、史可法、郑成功等民族楷模积累和传承的勤劳勇敢、与人为善、为民请命、舍身取义等文化基因,是红色文化的历史渊源。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活报剧”、“秧歌剧”等红色短剧,唱响了爱国救亡的时代强音,发挥了教育人民、鼓舞官兵、瓦解敌人的作用,是红色文化的大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红日》、《红岩》、《青春之歌》、《红旗谱》、《保卫延安》、《山乡巨变》等红色文化经典,展现了激动人心的革命和建设历程,并涌现出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红色经典形象,鼓舞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文化工作者以全新视角审视和重构红色文化,使其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符合人性立场。

  事实证明,凝聚着一代代中国人道德理想与价值追求的红色文化不仅没有过时,且影响力历久弥新。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奋发向上的红色文化,不断增强着我们的价值自信,也随着中国的崛起赢得世界的认可和敬重。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模式更加关注,了解红色文化的愿望也日益强烈。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近年来,控制着世界喉舌的仍然是西方发达国家,美国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万小时,并占有世界2/3的电影市场总票房,在全球的文化影响力远远大于中国。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始终没有放弃利用信息垄断和传媒优势,对我国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想方设法维护它们在世界上的文化霸权地位,这些都加大了我们文化走出去的难度和风险。

  中国的红色文化要走出去,首先我们要有自己的思维,不要动不动就是外国经验,应当在自己的文化中找到智慧。中华文化与外国文化交流,需要经过理性自觉产生理性自信,然后有自强心,在此基础上高扬起平等和价值自信的旗帜,对内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对外要强化中国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形象,让世界从更深、更感性的文化层次认识和把握中国,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市场运作上,应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企业为主体、以文化贸易为主要方式,推动更多红色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努力把东方文化的“和谐”精神建成中国的特色品牌。(作者是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