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网友发微博称,“北大副校长: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迅速引发造句热潮。(10月20日《中国青年报》)
这两天,小悦悦的悲剧让人们心灵柔软,18个路人漠然而过,更让人们感到了一种深深的颤栗。“撑腰体”的风行,传递着人们对道德的呼唤。人们希望伸手相助能够成为道德底线。
冷静下来思考,在个体之外,难道没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吗?在小悦悦悲剧发生之前,曾经喧嚣过“好事做不得”、“老人不能扶”的社会讨论,这一心理是对应于一定社会现实的。为什么有人担心好事做不得,核心就是“撑腰体”中隐藏的“道德撑腰”问题。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北大副校长所说:“要是遇到讹诈了,有机构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有机构提供赔偿”,相信,除了极个别冷漠到极点的人,多数人都会伸手相扶。
不难看出,“撑腰体”的风行,背后是人们对于“道德靠山”的诉求。每个人心底都有一座山,都希望自己扶人时不会被讹被诈。靠山应该由政府和社会提供。如果我们建立起了道德救助综合机制,让每个人都感受到“道德靠山”,拒绝冷漠一点都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