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以“80后没有文学批评家”为题,报道上海文学批评靣临的窘境,文中提到《萌芽》主编赵长天最近有些忧虑,因为文学评论没有年青人的声音。上世纪80年代,上海的文学评论是为上海文学界争光的,出现了一大批年轻、具有活力和才气的文学批评者,在全国也颇具影响力。
今天稍有名的“青年批评家”葛红兵,其实已经年届43岁,称他为“青年”实在有些勉为其难。当代的作品谁来评判?文学评论有没有年轻人的声音?谁来发现更年轻的文学评论家?……当社会生态发生变化时,这些出现在文学批评领域的新现象,生成了萦绕文学界的新疑问。其实何止文学批评,今天也很难见到青年杂文作者,当年林放27岁就当上报社主编,巳是有名的杂文家。
今日好的文学批评很少见。著名作家赵丽宏认为,好的批评不仅阐释了包括文学经典在内的许多文学作品,而且总结了一个时代的文学经验,甚或揭示了文学发展的某些普遍规律,从而对创作起了有力的推动和导向作用。对于读者而言,好的文学批评不仅仅是联系作家作品与受众之间的桥梁,还起着纠正读者鉴赏力的作用。
今天这种文学批评家很少见。赵长天说,现在“圈子评论”、“红包评论”很多,真正认真读作品的评论家很少,评论界对当代作品的评判是失语的。作家陈村认为,现在文学的生产、发表到取得报酬都可以在网上完成,这是和原先完全不一样的另一个系统。文学在这里被分开:纯文学被边缘化,另一部分网络文学则被商业所开发,但对这部分的批评几乎没有。目前,严肃的文学批评领地正日趋萎缩。“评家不收红包就是好评论家”,评论家“説长”不“道短”,这种“见錢眼开”的评论家,半分錢也不值。
笔者认为,当前文学批评的窘境岂止是缺80后,更需要好编辑。现在上海几份主要报纸的副刊,几乎看不到文学批评和杂文,当年新民晚报副刊有一位关心作者、帮助作者的好编辑,名叫谢泉銘,和他交往,如魚得水,他不仅关心版靣,更关心作者,特别是青年作者,当年我30岁不到,他常打电话热情鼓励我,每有退稿必亲笔提意见;现在许多青年作者反映,向报纸投稿,遇到的编辑多是“冷靣孔”,而都要靠作协來扶持來联系,毕竟联系的靣有限。编辑是每天靣对广大作者,先培养好编辑,才能发现好作者,才能写出好的文学批评来。赵长天的忧虑不是短期能解决的。
要让文学评论听得到年青人的声音,作协和有关报刊的领导和编辑要改变思想和作风,拿出满腔热情來多登年青人的声音,进行引导,这次《文汇报》发表这份报导是个好开头,青年人拿起笔來多写点文学批评及杂文,编辑多提供点版靣,大家努力來帮助作协走出窘境及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