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办婚礼之我见

时间:2011-10-19 10:52   来源:长江日报

  10月15日,有市民爆料称,中国国家博物馆5楼正在举办私人婚礼。国博相关工作人员证实,称博物馆5层专门用于开设宴会,租用场地费用是25万元,服务费另算。国家博物馆称,举办婚礼的新人是博物馆内部职工,不存在市场操作的费用问题。(10月16日《新京报》)

  在不少人心目中,诸如国家博物馆、故宫这样的国家级公立文博场馆,理应不沾染任何一点所谓的“铜臭味”,远离商业化,保持纯粹的公益性。

  但是事情往往并不是这样简单。如果远离“铜臭味”可以让这些公立文博场馆活得更好,那当然拒绝市场化是最好的选择。但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中,即使在公众中拥有神圣光环的国家级公立文博场馆,也往往不得不借助市场手段,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开发,给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国外,虽然也一直存在争议,但文博场馆与市场化的结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就举著名的卢浮宫来说,数十年前,卢浮宫也曾经远离市场化,法国政府每年为维护卢浮宫承担沉重的财政负担,但工作人员只是负责早上开门、晚上关门,没人关心怎样做好宣传、服务,公众也颇有怨言。

  此后,法国政府紧缩预算,逼得卢浮宫自寻财源。经过多年来的运作,借助市场化,卢浮宫如今已经走上了一条良性运转之路,在广开财源的基础上,场馆维护、宣传、服务水平都大为提升。2008年时,卢浮宫搬出珍藏的22副达·芬奇幅画作,邀请全球名流,在馆内举办“达·芬奇之友”的美式私人募款餐会。当晚,卢浮宫便募到约269万美元。

  那么,同样是国家级的文博场馆,卢浮宫可以正大光明地举办私人餐会,而咱们的国家博物馆、故宫为什么却因为类似举动而遭受公众强烈的非议呢?

  其实,公众真正所担心的,并不是举办了宴会和婚礼,就玷污了国家博物馆和故宫的神圣性。公众内心中最大的忧虑,一是通过举办这样的商业活动所获取的收益,是否能够保证真正用于场馆的维护和发展?会不会打着公益的幌子,干些中饱私囊的勾当?二是这样的商业活动是否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开放?会不会只是满足特定权贵或者“内部职工”,把宝贵的国家文博资源当成个人秀的点缀?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