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金庸“被去世”成为一件难事

时间:2011-10-18 11:17   来源:千龙网

  10月15日上午,文坛重磅人物金庸再度被谣传“逝世”。消息一出,引发网友议论,纷纷求证传言,后经和金庸先生亲友取得联系证实,该消息属谣言。金庸“逝世”的谣言已经出现不下20次。一位网友表示:“防不胜防啊!一大早就听闻此消息,震惊了一下,原来是假的。”还有网友直问:“造谣者是什么居心?应该把他抓起来。” (10月16日《山东商报》)

  在冷兵器时代,某件事情想要产生一种全国性的新闻效应是很难的,至少需要时间。而现在,因为有了互联网,消息的传播成了一件相当容易的事情。这固然可喜,却又相当让人挠头,因为金庸“去世”这样的谣言在产生和传播上已经变得非常便捷。在金庸第N次被去世之后,我不禁想问:让金庸“被去世”成为一件难事真的很难吗?

  记得上一次金庸“被去世”之后,有人对微博的自我净化能力提出了表扬,认为能迅速澄清谣言是微博的自我净化能力发生了作用。这一次金庸“去世”,我注意到某门户网站的官方“微博辟谣”发出公告:“今日(15日)有微博用户@易经卜人生称金庸先生于2011年10月15日3点12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经和金庸先生亲友取得联系证实,该消息属谣言。目前该账号已被封杀。@孙海@玩转法国-show @传媒圈禁止发布一周。”发出此公告的时间是10月15日15点42分,时间距离谣言发布已经过去12个小时以上。诚然,这已经属于很快的净化速度了,但依然无法阻止谣言的迅速蔓延。

  那么,微博辟谣的机制是不是应该变得更为积极主动从而让谣言的灭亡过程更短呢?很明显,目前的机制无法做到这一点,必须加以技术上的改进。

  看看“微博辟谣”公布的惩罚措施,某账号“被封杀”,某些账号“禁止发布一周”,这对于微博官方的权限来说已经算是最严厉的惩罚了,但对于制造传播谣言的人本身来说并没有一点儿伤害。如此看来,让金庸“去世”的成本未免太低了些,也难怪这些类似的消息慢慢地成为了儿戏。想想看,大街上随便咒人死了是有可能被打耳光的,网络上却可以安然无恙,这岂不可笑?应该把造谣者抓起来的话是过分了一点儿,可是让造谣者付出些代价总是可以的吧?不过,目前的法律对此是没有任何规定的。但是,面对微博大有成为新兴媒体的趋势,制定相关的法规应该并不太过分。

  我明白,很多人并不乐意对微博管得太多,所以我上面说的必然会引起反感。关键是,我们要在微博上说真话、实话,而不是说瞎话和假话,更不能去制造和传播谣言,否则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在网络上被这样、那样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想办法让金庸“被去世”成为一件难事。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