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剧在拿来中启航

时间:2011-09-02 14:43   来源:人民日报

  作为世界经典音乐剧的第一部中文版,《妈妈咪呀!》继上海首轮32场演出成功之后,已移师北上,在北京世纪剧院进行第二轮80场演出。到2012年1月为止,将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完成200场商业演出。

  迄今为止,《妈妈咪呀!》的每场演出都引爆全场观众的如潮喝彩,和乐起舞。爱情、亲情、友情故事的高度凝练和欢乐呈现,确实引起所有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

  广大观众和业界人士不约而同地认为,这部中国音乐剧破冰试水之作真的成功了。但成功在什么地方?它能否作为一块试验田,为探索解决在音乐剧制作表演领域困惑我们多年的各类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这些年来的文化体制改革,为音乐剧在中国合乎规律的发展,创造了哪些利好条件与发展空间?从单纯演出项目引进到国际版权合作制作,《妈妈咪呀!》中文版,为加大东西方人文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哪些可供研究的素材?

  毋庸置疑,20世纪80年代ABBA乐队风靡欧美的22首经典歌曲,为这部舞台作品提供了独一无二的音乐基础,歌声响起,满场为之沸腾。而在浪漫时尚、幽默诙谐、笑中带泪的故事中,包含对爱情、亲情、友情这些最基本情感的褒扬和认同,对爱情和婚姻的思考,对友情的珍视,对家庭亲情的动人刻画,是《妈妈咪呀!》中文版最打动人心的内核。引起京沪两地数以万计观众发自内心共鸣的,恰恰是这一基本内核和其阳光欢乐的外在形式。

  这是《妈妈咪呀!》在世界300座城市持续成功,12年来赢得4500万观众的主要原因,也是中文版作为全球第十四个语言版本成功的必要前提条件。但是,中文版的初步成功,还有它自身的特有原因,这个原因就在人的本体上,在中文版的创作演出主体身上。

  众所周知,欧美音乐剧制作所采取的不是惯常舞台演出的剧团制,而是更加符合音乐剧演出规律和市场机制的剧组制。剧组与剧目同生共存,剧目在市场上演出多久,剧组就会存在多久,如《猫》的剧组在百老汇就连续演出了20多年。反之,剧目一经检验没有市场缺少观众,或者完成了演出周期,剧组自然也不复存在。

  由京沪两家国家骨干文化企业控股的亚洲联创公司,便是这次中文版的制作人,他们以鲁迅先生所言之拿来主义精神,既拿来了一部世界范围内口碑绝佳的音乐剧经典进行汉化,又拿来了音乐剧制作的剧组制,面向全国进行了三轮“海选”,可谓上下求索地物色和甄选最佳角色扮演者,组建剧目团队。一位国内著名导演在细心翻阅了剧组中外方制作人、导演、编导、指挥、音乐总监、技术总监和每一位演员的简历后,颇有感慨地说:你们真的是在改革创新,是在对人这个艺术生产的第一要素及核心要素进行全国范围内灵活有效的配置重组,不受单位的局限,也不拘泥演员的名气,不选最有名的,只选最合适的,选出的剧组恰好是这出剧目的准确需求。

  人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体制机制的问题。我们中国音乐剧业界人士常挂在嘴边的所谓“专业人才(包括创作、培训、演出、技术、运营、推广的系统人才)缺失”,是一种既定事实的客观存在,但要解决这个现状,归根结底还是要从产品、体制、机制三者的改革创新入手去做好文章。这些年来的文化体制改革进程,已经从思想解放和体制机制创新的高度,为中国音乐剧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配置重组打开了大门,放宽了眼界,创造了通途。我们不仅要引进制作经典产品,更重要的是把以《妈妈咪呀!》为代表的欧美音乐剧百年成功经验、运作模式、生产营销流程,特别是其剧组制人才资源聘用管理机制统统拿来,真正学到手,含英咀华,消化吸收,为我所用。

  有了好的机制,有了合适的人,还要有好作品。好作品是机制和人的良好载体,好的作品才能激发演员最大的表演潜力和创作渴望,才能持续不断地赢得观众,赢得市场。而持续不断的市场化演出,才能使剧目不断臻于成熟完美,达于至善。高密度多场量长时间的品牌演出,一定会引导培育出足够规模的国内音乐剧观众群体,培育出欣赏音乐剧的广大终端购买消费群体,从而形成容量可观并不断增长的中国音乐剧市场。数以百万计乃至千万计的观众群体的形成,才是中国音乐剧的安身立命之本,兴旺发达之本。

  有多深的水,养多大的鱼。观众和市场是水,产品和演员是鱼,如鱼得水,相得益彰,才是中国音乐剧成长发展的良性状态。盼望中国音乐剧市场在有识之士的倡导、扶持、推动和奋斗下,早日大潮兴起,沧溟万里,中国音乐剧产业才能如巨鲸入海,波动世界。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