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故事片”有10部,“优秀合拍片”有4部,“优秀动画片”有4部,优秀导演有4个人,优秀男女演员奖都是两个人一起分享……昨晚,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在北京揭晓,一如既往地盛产“双黄蛋”、“多黄蛋”。然而,令很多人感觉欣喜的新变化是,获奖作品不再是产业链外的看客,而是出现众多口碑与票房双赢的大片。可以说,华表奖正在摆脱“高处不胜寒”的面孔,不再与观众口碑和市场成绩“疏离”,越来越多地照顾到年轻观众的文化诉求。
108个提名,总体获奖率接近50%
总共108个提名,颁出50个奖杯,总体获奖率接近50%——本届华表奖自然少不了“大家一起分果果”。王珈、沈东凭借作品《飞天》,韩三平、黄建新凭借作品《建国大业》同时获得“优秀导演奖”。徐帆(《唐山大地震》)、娜仁花(《额吉》)双双凭借感人的母亲角色获得“优秀女演员奖”,“优秀男演员奖”也由李雪健(《杨善洲》)和葛优(《赵氏孤儿》)共同分享。“优秀故事片”则包括《唐山大地震》、《建国大业》、《飞天》、《杨善洲》、《秋之白华》、《山楂树之恋》、《钢的琴》、《建党伟业》、《郭明义》、《赵氏孤儿》。
尝试在商业语境中考量精神诉求
虽然每次公布获奖名单总会遭遇“多黄蛋”的争议,但人们发现,今年的名单很眼熟,没有以前那么陌生。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教授聂伟告诉记者,这表明华表奖开始参考市场反映,而它的背后是国产电影的10年蜕变。
2000年,伴随入世前后“狼来了”的惊呼,中国电影票房跌入低谷,账面统计数字只有8.6亿元。随后,在一系列产业利好政策的强势引导下,中国电影市场从2004年起初现复苏迹象。此后几年,内地电影票房一路高歌猛进,以每年超过25%的速度迅猛递增,2010年更是大踏步迈入“百亿时代”。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贯重视文化引领的华表奖,尝试着在商业语境中考量精神诉求。以《杜拉拉升职记》为例,这部纯粹的商业片,充斥着小资情调,未必符合传统电影评价体系的文化诉求,但因其强大的商业模式效应,赢得年轻影迷的热情追捧,也得以顺利进入了今年“优秀故事片”的入围名单。
让人欣喜的还有,在今年的获奖名单中,本土电影的面目清晰,甚至掩盖了合拍片的风头。上世纪70年代末,香港导演李翰祥进入内地制作了第一部合拍片《垂帘听政》。自此,合拍电影一直占据强势地位,甚至一度,年度票房前10位的华语电影,80%是合拍片。但是,这一现象在最近两年有了明显改观。比如,这一次获得“优秀合拍片”的《十月围城》、《风声》虽然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但与进入“5亿元俱乐部”的优秀电影《唐山大地震》、《建国大业》相比,依然相去甚远。
评奖不应是电影产业链外的看客
作为中国电影最高奖,华表奖的每一次颁奖总能激起电影人的热血沸腾。然而,热闹过后,一些小成本电影依然沉睡在片库和流传在电影爱好者的电脑中,在影院里却难觅一席之地。专家呼吁,除了给予奖项上的鼓励、不断调整的华表奖外,如今应该适应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到了回归产业链担负起自己职责的时候了。
事实上,眼下的电影生态也具备可能性。近日,一部以滇西少数民族为背景的小成本艺术片《碧罗雪山》在艺术影院MOMA(北京百老汇电影艺术中心)上映时,出现了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的奇观。
如果非要说有何遗憾的话,今年获得华表奖的影片依旧是“内需型”为主,长长的获奖名单中,能进入海外商业院线放映的影片仍然屈指可数,国际化道路依旧漫长。(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