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变形金刚》拉开了“暑期档”的大幕,无论是影片的题材、制作的质量还是放映的档期,均为这部影片的吸纳票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何谓“暑期档”?“暑期档”这个名字本身,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把它的目标观众定位在了学生群体上。由于处于暑假这个学生一年中休息最长的时间,很多适合学生群体观看的电影会在暑假推出,以吸引假期中的年轻人,像皮克斯、梦工厂、迪士尼都会在假期推出新的动画片以吸引青少年。
由电影“暑期档”不仅想到了荧屏“暑期档”。暑期这个词存在已久,但“暑期档”却是近几年才会被屡屡提及的名词。从暑期到“暑期档”,这不仅仅是一个字的差别,更是一种观念的改变,一个市场的成型。据报道:2009年夏天,内地电影市场才第一次有了暑期档,在13周的时间中,创造了16.5亿票房,2010年有近60部电影扎堆上映,票房超过了20亿。除了电影“暑期档”,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早就有了电视“暑期档”的概念,他们会针对暑假这一个特殊的时间档,调整电视台的策略,把暑期内容放大,让其更加丰富多彩。
纵观荧屏,虽然我们的电视频道也会针对青少年观众做一些特别的节目编排,推出一些适合青少年观看的电视节目。但是,真正勇于打出荧屏“暑期档”这个概念的似乎还不多。有人曾对夏日看电视的人群进行过一次调查,夏天,更多的人成为足不出户的“宅女”和“宅男”,呆在家里孵空调看电视成为夏日娱乐活动的第一选择。炎炎夏日的开机率有了很大提升,这就给夏日荧屏提供了一个平台。对电影而言,“暑期档”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正在公映的《变形金刚》,其受众已经跳出了学生这一概念,影迷大多是80后这一年青人的群体。由此,荧屏“暑期档”也要突破传统观念,修正对其内涵的认知,更要拓展“暑期档”的外延。
东方卫视正在播出的《动洞墙》,就很吻合“暑期档”这一时令特色。作为一种水上游戏,《动洞墙》的创意也是来自国外,规则要求参加的选手在几秒钟内对扑面而来的“墙”做出反应,并把自己的身体摆成与“墙上的洞”相匹配的各种奇特形状,如能顺利穿墙而过即算过关,否则就会被这堵厚实的特制“墙”无情地推入身后的水池中。当我们看到参与这项游戏的明星落到水中的尴尬,观众看到那一池清水,都有参与其中的乐趣。
平心而论,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我们偏重于“贺岁档”,而疏忽了“暑期档”,这是不争的事实。比如春晚,各家都要大张旗鼓地去张罗筹备,而以前荧屏上经常看到的“纳凉文艺晚会”已经消失殆尽,代之而起的是各类选秀节目占据了“暑期”档。
窃以为,“暑期档”不完全是一个学生的概念,而是一个全方位的节目类型的定位。选择适合于荧屏“暑期档”播出的综艺类节目,应该具备夏令特色,如同夏日桌上的菜肴,荧屏暑期档不要“浓油赤酱”、“大鱼大肉“,而是要“清凉爽口”、“开胃消暑”,适合观众的审美口味,这一方面,电视“暑期档”大有开发之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