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如何照进“张尚武们”的心里

时间:2011-07-20 13:14   来源:中国网

  前世界冠军、街头卖艺乞讨,张尚武因这两重身份的极度反差成为热点。最新的消息是,张尚武开通捐款账号遭质疑,多名教练队员证实他多次偷东西,爱攀比,喜欢打架,好吃懒做。(7月18日《新京报》)

  从让人敬仰的世界冠军到街头卖艺的乞讨者,两者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包括张尚武在内,已经有多名体育冠军让人看到,这距离其实近乎可以在朝夕之间。他们更让我们看到,这些前世界冠军们,在豪门、仕途、星光大道之外,也有艰难的生活。这其中,有体制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而对张尚武,我们该关注什么?

  每个人都知道,张尚武命运的反差,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个人的恶习和颓废,放弃了对梦想的追逐,因而任由自己沉沦,却还偏激地把一切不幸都归结于外在因素。于是,我们哀其不幸,更怒其不争。这几天里,不少人跟帖评论,或者希望他拿出曾经的拼搏精神振作起来,或者希望他学习如何做人尽快融入这个社会,更有甚者,质疑他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值得同情。而我看到的,却是一个从小缺乏父母关爱的心智不健全的病人。因而,他当然需要我们的同情,但这同情不仅仅是给一些钱或一份工作,而是更重要的心理救助。

  简言之,指责他不会做个社会人,不如去教会他如何做个社会人。更重要的,是从张尚武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开始重视对运动员心智的培养和教育。不可否认,像张尚武一样经历人生低谷的运动员很多,而他们中的不少人都能最终战胜这种低迷状态,重新发现并彰显自己的价值。但须承认,人的内心并不都是一样的强大,我们不能因别人身上发生的奇迹,就苛求每一个人都达到同样的心理高度。有些人,或者是天生内心就软弱,或者后天经历使然,他们确实需要我们在心理上给予更多的帮助。而对举国体制下,相当一部分从小就踏入这个领域的运动员来说,因为生活和经历的单调,这方面的帮助就显得尤其必要。

  张尚武5岁开始学习体操,而有的孩子更早。一旦进入体育类学校,就意味着整个生活环境的改变,从一个本可以天地间自由奔跑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天天面对同一件事的“机械人”。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孩子某种程度上没了家,在最需要亲情陪护的阶段,失去了人生最为宝贵的血缘温暖。于是,他们的生活只剩下训练和比赛,视野也局限在一个小小的运动场馆里,一个阳光都照不进来的场馆里。媒体采访运动员,听到最多的一个词 是拿冠军,另外一个就是学习。为了体育技能,他们丧失了跟同龄人一起迈入课堂的乐趣,一起成长的乐趣。而要知道,一个人面对的空间越狭窄,特别是在孩童阶段,那他的心胸也就慢慢会越狭窄。

  曾担任中国越野滑雪射击队教练的德国人兹伯特说过,队里那些平均年龄20出头的姑娘们,其实心理上仍然是儿童。这已然道出了一个外人眼中,运动员心智的不健全。其实,运动员跟所有其他有梦想的人一样,都是在追逐梦想,但似乎中国运动员的梦想特别沉重。而就是这群最需要心理治疗的孩子,却并没得到所需要的心理救助,他们的治疗仅仅是在比赛前,心理专家帮助他们坚定必胜的信念。

  对那些心理不够强大的人来说,片面地强调一种身份和目标的生活,就极易走进偏激,张尚武就是其中之一。如果继续呆在国家队,或许这种心智不全还不会那么醒目地呈现,而一旦退役,面对生活的不如意之后,心理不适就开始蔓延。这种状况其实也不只中国运动员独有。在国外,譬如美国,不少奥运金牌选手退役后找不到合适职业,有的也流落街头。曾在汉城奥运会上夺得双金的“跳水王子”洛加尼斯,退役后迷失了方向,先是闹出同性恋丑闻,后又迷恋上毒品,好不容易经过心理治疗后恢复了对人生的希望,却又发现自己染上了艾滋病。好在这些年来,他通过做一名专业驯狗师,又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所以,我们需要重视对运动员的心理救助。这类治疗,应该不仅仅指向取胜、夺冠,而更应该指向人性的基本面,否则,对大多数在这个领域同样付出汗水却无法成为冠军“金字塔”尖的人来说,就无法获得健全的心理指导,进而影响到人生的宽度。至于张尚武,他当然需要同情,但这同情远比经济援助和简单的鼓劲来得复杂。如何从这一个个例里窥见全貌,并进而有所改进,这才是张尚武的经历里最该引起关注的地方。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