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马涧镇发生聚众事件,法制日报记者张维前往采访,但遭到镇官的粗暴拦阻,强行夺走张维的记者证,并发出“谁允许你来采访的?记者算个什么东西?”的恶言。(7月10日 东方网)
读着这则消息,笔者脑中立马涌起了那句“防火防盗防记者”的所谓“戒律”。但人们知道,“防火防盗防记者”曝光以来,已过了五六年,不但媒体对此“防记者”胡言痛斥不已,就是很多地方人大政府,也通过会议或发红头文件形式,郑重其事把支持媒体舆论监督工作列入当地党政廉政建设和社会建设范畴。近,广东省委出台《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发挥舆论在维护群众利益中的监督作用,通过各种新闻媒体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建立健全舆论监督的相关法规,推动舆论监督法制化、规范化、有序化。东莞出台专门意见,要求领导干部“支持媒体采访”,不得干扰和阻挠记者正当的采访活动,24小时内必须对媒体正当的采访要求作出答复,同时加大对侵害记者合法权益行为的追究。按理,在这种情况下,“防记者”之类的“戒律”应开戒了吧?面对浙江马涧镇官对媒体记者采访骂记者算个什么东西的恶言,笔者不得不皱眉,为何舆论监督春风不度某些基层关?
实际上,粗暴拒绝记者采访的现象不止于马涧镇,仅今年以来网上已曝光多起类似个案。比如,记者到安徽阜南粮食局,面对记者对粮食局相关工作人员上班看与工作无关的电视节目进行询问一事,粮食局官员竟扬言要轰记者走(见《江淮晨报》2011年5月11日)。比如,面对记者对湖南永州上百教师吃空饷一事采访,教育局长却搁出“吃空饷关你们记者什么事”的恶言(见新民网2011年2月16日)。这说明,舆论监督在基层仍然是一个死角。
舆论监督在基层为何仍然这么难?从时下基层官员管理体制而言,很大部分是沿袭上级组织部门选人这样的思路。基层官员最怕的不是公众也不是媒体,而是上级顶头上司的脸孔。只有上级面子好就心安理得,至于工作中出现问题则放在第二位第三位。有这样的官本位意识占领脑子,当然不会把舆论监督当成一回事。
从某些官员思维定势而言,认为当官就是主宰一切,自己爱怎么样就怎么办,如此“官念”往往会对舆论监督不屑一顾。这也是马涧镇某些镇官胆敢公开骂记者算什么东西阻拦采访的症结所在吧!
从某些地方基层的风气分析,喜欢表扬不喜欢批评也是一因。一些基层官员对批评报道一触即跳,认为批评报道会影响当地形象,影响自己的仕途。因此,对记者采访负面新闻就本能地拒之门外。
可见,要使舆论监督阳光照到所有基层,就需要对乡镇官员进行“补课”,这就是补上立官为公之课和监督之课。唯有自觉接受监督的官员才能理性对待舆论监督。把舆论监督成为去弊扬利推动事业进步的外在动力,而不是视作洪水猛兽。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对基层官员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把主要由上级领导选变成公众 选人。由公众为主选拔的官员也就是民主选举的官员,一事当前替公众考虑的就会多起来,抵制舆论监督的现象就会逐渐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