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们可悲的群体选择

时间:2011-06-22 14:26   来源:红网

  “状元”,千年来一直是国人津津乐道的文化标签,人们总希望在他们的身上,窥见些什么。在这新一届高中毕业生填报高考志愿之际,历届高考状元们的专业选择,再一次被人们所关注。有记者就此对辽宁省2001年来产生的高考状元展开调查,6月21日的《新文化报》披露了这一调查结果:23名状元中,有10名状元,无论自身是文科还是理科,都选择了经济管理专业。

  10/23,分子之大令人咋舌!调查的范围虽只是辽宁一省,可窥一斑而知全豹,全国各地的高考状元,情况大致类似。纵观近现代史,还没有哪个时期的学子这么钟情经济管理。回顾一下,五四时期,高扬民主和科学的大旗,立于时代潮头的知识分子们选择的是向西方探求拯救中国的良方,期待从肉体或精神上拯救国人;新中国成立的最初17年,优秀的学子怀抱科学建国的理想,更注重于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即便是高考制度恢复到2000年之间,状元们的专业选择也体现了多元化,遍布外语、法学、数理化、电子信息、自动化等多个领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近10年来在学业上出类拔萃的状元们纷纷选择经济管理专业?很值得深思。

  以常识论,经济管理专业很难出科学家、发明家,但却容易出企业家和高管。这透露出一个信息:从事经济管理专业的学习,目标就是成为企业家、高管,坐拥巨额财富或者显赫的权势。不久前,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对学生说:“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原因呢?董教授说得很明白:他从事的专业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财富意识。并声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状元们的选择由此可见端倪,和其他时代相比,如今的学业上属于凤毛麟角的学子已经少有了更崇高的境界,更看重的是现实的利益。

  如果说这是新新人类的集体堕落,或许言过其实,但是,他们的理想、胸襟、抱负,确实不能和怀抱救国救民理想的前辈抗衡,是毋庸置疑的。

  这叫人叹惋。惋惜之余,不由得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新时代最为杰出的学子们降低了思想境界?

  自然,这种选择也是时代精神的折射。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时代。要想让经济列车在高铁轨道上安全运行,就必须有一批精通经济管理的人才。但是,学子们选择经济管理专业,似乎大多不是为着国家的经济发展,而是奔就业而去的。东北师大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刘实透露了玄机:“经济管理类的就业情况不错,社会需求是有的,一般同学们的去向是企业。”原来,他们看中的多是就业,是到企业发财。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这种悲哀,来源于拜金主义的盛行,来源于整个社会对财富的贪婪追逐。某些群体,甚至于流行一种观念:娼可以,但不能贫。即便是高级知识分子,如董藩教授,就敢于毫不脸红地宣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假使从事非经济类的其他科学的研究,清贫是难以避免的。为了不使自己处于“耻辱和失败”的境地,状元们纷纷选择经济管理专业,也就顺理成章了。(谢浮名)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