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都有酒后惹事的特权?

时间:2011-05-31 10:30   来源:红网

  前奥运冠军、国家乒乓球队教练孔令辉5月27日在北京朝阳区一大厦门前与保安发生纠纷,随即警方介入。知名乒乓球运动员王皓对此事发表评论称,自己3年前也出过类似的事情。他认为,很多事情并不像大家所想象的那样,两边有冲突,究竟谁负责,很难说得清,“3年前我也冲动过,不冲动叫年轻人吗?”(《新京报》5月29日)

  孔令辉与大厦保安发生纠纷,事件已被低调处理。孔令辉一方不愿吐露更详细信息,而北京媒体通过采访事件目击者,大致描绘了一个梗概,孔令辉酒后因敲打停车场收费机器,因不能出示证件和门卡而被保安拒之门外,随后与保安发生了肢体冲突;警方介入后,国家乒乓球队男队主教练刘国梁赶到派出所,双方和解。

  从孔令辉本人及救场的“刘国梁”的低调姿态来看,上述事件梗概即便存在细节出入,过程和性质也是大体准确的。简单来说,在双方动手之前存在过错、引发冲突的都是孔令辉,由此才能解释低调姿态、“封口令”的存在。否则,在香港知名演员徐锦江都要公开通过微博表达对新房漏水不满意见的年代,很难想象名人、公众人物在占据道义和法律优势的情况下,对不利于自己一方的舆论选择缄默,而不是运用知名度更有效开展维权。

  王皓不仅是孔令辉的同行、前队友,今后还可能成为同事,为孔令辉说话当然是可以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他对公开指责乃至于委婉批评熟人亲朋感到为难,有权选择沉默,却不适宜扭曲事件的基本情况和性质,发表明显不公允的言论。王皓自己也说孔令辉卷入冲突一事的消息,他也是从网上(媒体报道)看到的——这就是说,他自己并没有掌握相比媒体报道更多的信息——他却主观认定,媒体报道对事件的描述有问题,所谓“很多事情并不像大家所想象的那样,两边有冲突,究竟谁负责,很难说得清”。

  这样一搅和,貌似各打五十大板,却悄然将孔令辉个人的责任给摘除了。既然“很难说得清”,他为什么不呼吁处理此事的派出所,以及他的同事、朋友孔令辉公开解释此事?

  接下来,他还说了一句有意思的话,“3年前我也冲动过,不冲动叫年轻人吗?”冲动必然意味着要如孔令辉那样,几年前酒后驾车肇事、如今酒后与保安殴斗,或者要向王皓看齐,在酒后挑斗保安?年轻人都有权选择这样的冲动方式,都能在惹事后被人“救场”,不必担负法律责任?这番话,是不是知名运动员根深蒂固优越感、高人一等特权思想的体现?(郑渝川)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