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不怕“色”,只怕“色盲”

时间:2011-05-11 13:54   来源:红网

  5月10日的《东方早报》报道了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阅兵式,庆祝卫国战争胜利66周年。有意思的是新闻的标题,是“俄总统令军队加强‘红色教育’”。这个标题让人吃了一惊:前几天才看到新闻,说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颇有“自由化倾向”,这样的人会命令俄罗斯军队加强“红色教育”,当真出人意料。

  但仔细看了新闻,里面却没有一个词提到“红色教育”——难道只是因为阅兵式在“红场”举行,就是“红色”的么?然则在“白宫”举行的国宴,都是“白色”的了?梅德韦杰夫在讲话中,只是说了“这些年来,我们忽略了军事爱国主义教育,而今我们已做好准备填补这一空白。”媒体的报道,显然是将“军事爱国主义”与“红色教育”混淆了。

  这种混淆似是而非,值得辨析。“爱国主义”在俄罗斯有着非常复杂的涵义。举个例子,俄罗斯一个著名的爱国主义歌剧《伊凡·苏沙宁》,“是俄国民族音乐创始人格林卡开始开拓国民主义道路的最早作品,具有纪念碑式的意义”。这首歌的另外一个名字,叫《献给沙皇的生命》,描述的是民族英雄伊凡·苏萨宁自波兰人手中解救沙皇的故事。这样的歌剧是不是属于俄罗斯“爱国主义”文化的范畴?梅德韦杰夫这次并没有说得那么具体,但从近年来俄罗斯官方民间重新确立彼得大帝历史地位的迹象判断,大概很难将其排除。那么这个歌剧能不能算作“红色教育”呢?从歌剧的别名来看,不难得出答案。

  看起来,媒体在报道这个新闻时,出现了短暂的“色盲”。这种“色盲”在有些情况下,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影响。

  前不久,有报载:“‘五一’前后上级单位发通知给电视台,对5、6、7月份卫视播出的电视剧题材,进行了严格规定,谍战、涉案、言情题材都在禁播之列。”

  这则新闻见报不久,就有外媒议论,说5到7月,“中国荧屏将只能播出‘红色剧’”。本以为这只是一些外媒的臆断,后来才发现,一些国内媒体也都是这样报道的。

  但在有关的报道中,同样没有看到“上级单位”曾经要求“只能播‘红色剧’”。不仅没有提到“红色剧”,据报道,“总局还有另外一项口头通知,要求各卫视在5月至10月间不排播苦情剧和年代戏,建议播出更多贴近现实生活、反映积极向上风貌的电视剧。”那么,媒体是依据什么将“谍战、涉案、言情题材”之外的电视剧都视为“红色剧”,以及将“贴近现实生活、反映积极向上风貌的电视剧”与“红色剧”等同,就不得而知了,大概,只是“想当然耳”。

  其实,在特定的时期对播出的电视剧进行指导,向来如此,本合乎国情实际,合乎惯例。但有些媒体这种“色盲”式的误读,不仅莫须有地生造出“要求播放‘红色剧’”的新闻,使一些外媒有了置喙的空间,更可能形成超出管理部门本意的导向效果。比如在这种报道出来后,不免会形成各地电视台的攀比、跟风,唯恐成为“落后分子”。其实究管理部门本意,又何尝以“颜色”作为衡量电视剧可播或不可播的唯一标准过?只是“贴近现实生活、反映积极向上风貌”么。

  “红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是一个具有强烈象征意味的正面的颜色称谓。它曾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进程,并且,这种影响仍在持续。正因如此,对“红色”的界定,就需要更客观、严谨,至少该知道在俄罗斯,“爱国文化”和“红色文化”就是两个既不互相隶属也不互相矛盾,不可以彼此代替的概念,否则,就难免犯“俄罗斯加强‘红色教育’”的笑话。理解并正视“红色”在我们社会文化中的现实地位,并不意味着凡事都以颜色论,“非红即黑”,更不表示将所作所为冠以“红色”之名,就立刻使之具有正当性。这只会使“红色”成为一个什么都能装的“筐”,反而降低了“红”的成色。

  在信息社会,媒体不怕有“色”,只怕“色盲”。至于那些“想当然”的媒体,不止是专业性欠缺的问题——原本似堂堂正正的事情,因为“无中生有”误读,反而失却颜色,这才是“无意识色盲”的悲哀。(宋金波)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