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廖文题为《批评的品格》的文章,针对当前文学批评出现功利化、庸俗化的现象,发出了坚守批评的品格的呼唤。文章指出,文学批评要真实、鲜明、正直,一个都不能少;只有文学批评风清气正,文学才会日新月异。了解目前文学创作现状的人,都会觉得这篇文章推出的及时,拨云见日,对加强文学批评,改变文学批评现状,指导文学创作,无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纵观当前的文学创作,可以说繁荣有余,而精品不足。大量充斥于市场的是质量低劣,内容粗俗的作品。情呀爱呀恨呀的内容吃香,便一窝风地写感情纠割方面的题材;警匪内容的作品吃香,便一窝风地写警匪方面的题材;野史、秘史、艳史的内容吃香,便一窝风地去写这方面的题材;间谍题材吃香,便一窝风地跟着《潜伏》走。另外,就是刻意追求内容的惊险刺激,猎奇猎艳地也不少。
文学创作浮躁,一昧迎合市场的低端选择。那么,我们的文学批评在干什么呢?举这么一个现象,就可以看出端倪。一些长篇小说问世前,本来作品艺术水平一般,思想境界也不高,情节甚至是脱离生活的胡编乱造,但经所谓一个或一群的文艺批评大家在报刊网络一推介,便成了手法有创意、内容有创新、艺术有特色的一部难得的好作品,终于成为畅销书。但这样的作品往往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昙花一现,不久便淡出了读者的记忆,毫无生命力可言。细细分析来,现在活跃在文学批评界的一些人,不是在维护文学的纯洁性,也不是在为文学的发展努力,而是在功利的作用下,违背良心和原则从事文学批评。
有的和文学圈子形成一个共同利益体,为达到某种目的,相互吹捧。有的讲关系,碍于各种情面,违心给予拔高评价。有的就为了一点经济效益,不惜出卖文学批评原则,无中生有,吹得天花乱坠。有的想借流行题材让自己出名,不惜乱找角度、笔下生花大评特评。有这样的所谓文学批评家为庸俗文学推波助澜,当今的文学水平还能高到哪儿去。一个真正的文学批评家,既要有高深的理论素养和学术造诣,又要有批评的道德品质与良心,必须站在推陈出新的高度,弘扬高雅的文学艺术,把能反映时代声音,能体现主旋律,能教育人、鼓舞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推出来,并能引导创新发展。反之,与功利为目的进行文学批评,只能得不偿失,让粗俗文学泛滥,从而失去文学批评的价值与意义,有损文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批评的品格,关乎文学批评的地位;批评的品格,是批评家职业操守的底线,是批评家安身立命的根基。如果坚守批评的品格,粗制滥造的文学作品就会受到抨击,就会帮助读者辨识作品的高低伪劣,就会引导文学作者朝着正确的文学创作方向进行,从而提高文学作品的品位,让健康有益的文学作品有更广阔的市场。
人民大众养育了文学,养育了批评家,对文学批评寄予厚望。批评没有理由不为文学负责、为大众负责的精神。从现在起,文学批评有责任有义务要重塑仗义执言、奋力担当的品格。一句话,有批评的品格,才会有文学的品位,有文学的前途。(傅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