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近日举办的一场艺术藏品拍卖会,一件估价30万~40万欧元的乾隆碧玉龙尾觥,被一名中国买家以200万欧元天价拍走。有人说出现了“终极藏家”,也有人说买家“被钱烧昏了头”。(4月5日《北京日报》)
近年来,中国买家在海外拍卖行“疯狂”竞拍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的消息层出不穷:2009年2月,圆明园鼠首兔首铜像在巴黎拍卖会上被一名中国收藏家以3149万欧元的总拍价拍下;今年3月,又是中国买家以1240万欧元的天价拍走了巴黎拍卖行上的乾隆玉玺,也是中国买家以2205万欧元高价拍得《乾隆大阅图》第四卷《行阵》图。
由于我国历史上国家积弱等诸种原因,珍贵文物遭受掠夺,流失海外,成为国人心头之痛。中国买家在海外兴起竞购热情,有人很自然地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联系起来,视这一热潮为中国人重寻身份与文化认同的“瓷器爱国主义”。
然而,“瓷器爱国主义”究竟成色几何,是一个不得不加以深究的问题。假如任凭“烧钱”行为披上爱国主义的外衣,只会引发对爱国主义庸俗化的迷失,从而将纯商业投机或投资行为道德化,也就失去了对洗钱、行贿等不正当行为的谴责勇气。很多无理性“烧钱”竞拍,有可能涉及腐败交易,文物拍卖一直被国际反腐败界认定为最有可能洗钱犯罪的地方。所以,要看清“瓷器爱国主义”的真伪,先得对国际文物拍卖有规律性认识,竞拍海外文物,并不必然全是为了爱国。
首先,对于大量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按联合国文物协议,很难通过国家追索方式收回,只有通过市场流转、拍卖等方式,把文物吸引回国内。但个别富商以高价收购文物后捐赠给中国官方或民间博物馆永久性收藏的行为,不是没有,只是并不属文物回流的主体方式。
其次,中国兴起收藏热与文物的投资价值相符,与国民中的富裕阶层有关。国内越是大兴“瓷器爱国主义”情怀,藏品的商业价值越会增升,最后的受益者是那些有可能通过暗箱渠道流转文物的持有人和拍卖行。
第三,由于国内文物管理法律建设的滞后,文物“身份认证”机制存在诸多问题。按文物市场流转规律,“身份认证”缺陷之地出土的文物,往往流向“身份认证”权威所在地市场。近二十年来,国内出土文物大增,但也是文物严重流失的二十年。多数是走私出境,一些则是国内收藏家把文物以“高仿”艺术品名义带出国,然后拿到境外鉴定机构重新认定,目的就是想获得一个身份。去年6月卖出的一个天价黄庭坚《砥柱铭》,此前一直在国内无权威说法,流失海外后得到鉴定家数年精心研究,得出了真品的权威判断,才回到大陆拍出亿元天价。
现在境外华人买家竞相抬价购买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他们事实上也有可能是冲着拍品的“硬身份”带来的收藏和投资增量价值,“终极收藏”可能只是烟幕弹而已。(和静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