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明星“过度消费”成为舆论界关心话题之一,葛优、赵本山、小沈阳、龚琳娜、旭日阳刚都名列其中。进入这个名单的明星还在不断增加,不仅他们自己体力透支,疲于奔命,叫苦不迭,观众也在产生审美疲劳、逆反心理,其结果很可能是“双输”。
先是葛优连续出现在三部贺岁大片上,人称“贺岁帝”;继而,因同时肩负多台春晚的演出任务,本山大叔扛不住病倒了,又是打点滴又是吸氧、吃救心丹,还得带病坚持上台,强作欢笑;小沈阳近来也忙得不可开交,小品、电影一起上,多家电视台客串,不断重复自己;以一曲《忐忑》红遍网络上下、大江南北的歌手龚琳娜,则先后受到7家电视台的春晚邀请,带着全家马不停蹄飞来飞去;就是刚刚“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旭日阳刚,不过还是“准明星”,也接到多家演出公司的商业演出邀请,炙手可热,档期排满,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经济学说,超出一定界限,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消费,就叫过度消费。同理,超出一定界限,与明星艺术水平、能力、精力、体力不相适应的消费,就叫“明星过度消费”。商品的过度消费,造成了财富的浪费,破坏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满足了短时期享受,阻碍了经济的长期和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渐进式提高。而“明星过度消费”,则透支明星艺术生命,损害明星身心健康,糟蹋观众审美情趣,搞乱艺术市场,也是害处多多。明星过度消费,看似热闹、风光,喧嚣一时,其实无异于饮鸩止渴。
黑格尔说: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明星过度消费”,自然也有其主客观原因。从主观上说,明星的艺术生命大多很短,“各领风骚三五年”,常青树不多,而且想红起来很难,如有幸走红,就想把走红效应扩大到极致,能多演就尽量多演,谁知道自己还能红几天,如果不趁着大伙还稀罕自己多露几回脸,多捞点真金白银,一旦哪天人老珠黄,色衰宠退,那就后悔不及了,这也是对自己不自信的表现。从客观上来说,观众和媒体都有凑热闹心理,喜欢一窝蜂,一哄而上。而且信奉“马太效应”,谁越红就越捧谁,连吹带炒,趋之若鹜;反之,谁越是不红,观众和媒体都爱搭不理,甚至弃之如敝屣。
但是,艺术是有规律的,明星底蕴也是有限的,每个明星东西就那么多,绝活就那几样,“过度消费”肯定会掏空自己,江郎才尽,甚至露馅、出丑、贻笑大方,赵本山的小品每况愈下,小沈阳翻来覆去就是“三斧头”,龚琳娜的《忐忑》已开始让人反胃等,就是典型例子,如果他们不及时学习、调整、充电、休息,“星路”还能不能继续走,身体还能扛多久,都是问题。
理智、有远见的明星,应该主动拒绝“过度消费”,在这一点上,老演员我欣赏陈道明,虽然想请他的剧组排成长队,他却喜欢拍一部戏后在家里休息一阵子,读书,练书法,欣赏音乐,修身养性,所以他虽然上戏不多,但都是精品。青年演员我欣赏“国民媳妇”海清,她不红时沉稳,红了则淡定,她曾不无哲理地说:“我喜欢蜗牛,它会背着自己的房子慢慢往前走,不会左顾右盼。我也希望把脚步放慢些,因为我不是能量特别大的人,需要有一个安静的时间和空间来休养生息。”一个明星,只有不过度消费自己,细水长流,不断积蓄能量,才能攀登艺术高峰,而不是热闹一时,大起大落,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那些因被“过度消费”而疲于奔命的明星,不妨学学陈道明与海清。(陈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