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版”年文化透出香浓年味
时间:2011-02-03 20:54 来源:西安晚报
近日,珠海媒体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近九成的网友选择在家吃团圆饭。网友“我爱珠海”说:我们虽然是“新新人类”,但不能忘祖忘根,要将好的传统继承下去。“一家人在一起洗菜做饭包饺子,这个过程本身就很值得享受。在饭店一吃走人,实在没意思。”不少人表示喜欢“老家版”年文化。(1月31日《珠海特区报》)
传统过年习俗之所以穿越千古而不衰,因为其间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过年习俗是先人在和自然、社会的互动中汰选下来的优秀的文化形式,是最符合国人习性的做法。比如登门拜年,最主要的就是通过登门这个细微动作,将对亲朋好友最坦诚的关心、温情、挂念,用面对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就算曾有过不愉快和小摩擦,也可通过登门拜访,解开疙瘩,达成最大化的和谐。这时候,我们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不是狭隘,而是宽广、坦荡。所以,在老家过年,大年初一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走街串巷、登门拜年,那个热闹劲儿,让年文化有了人气,也将更多精神慰问撒播到了千家万户。
这些年,一些登门拜年却被过滤了,短信拜年日渐风行,手指一动,就完成了拜年动作,真够快的。只是,当我们陶醉在这种迅捷式的年文化的时候,诸多年味、人情味也不知不觉消失很多。特别是短信拜年中的内容雷同,使真诚度大大降低。拜年应该传达的沟通感情、传播祝福的功能大大缩减。是城市的高楼阻碍了我们,还是城市的道路阻碍了我们,我认为这都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文化传承意识降低了、自我意识增加了、自私成分增加了。社会发展了,经济发达了,文化形式却日益单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物质繁华中,对原汁原味的年文化情有独钟,这应该是一种无意、自然的文化回归。它再次告诉我们,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需要时尚、微博拜年等现代化年味,但年文化更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反哺。
正是为了留住这种文化基因,这些年,很多地方的年文化越来越热闹,举办民间艺术大巡游活动,参加巡游的花车和表演方阵,非常精彩,而且增加了灯会、书市、民俗展演、非遗项目表演等,让市民白天看巡游,晚上逛灯会,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民俗嘉年华”。 啥事都不干,一心一意看巡游,人头攒动、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就像看大戏,这不正是人们期待的 “过年狂欢节”、 “老家版”年文化吗?
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