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底,浙江省体育局机关报《体坛报》上的一则退役运动员集体求职信息,引起广泛关注。他们当中,包括了游泳世界冠军杨雨等一批著名运动员,都刚刚通过了培训,拿到了教师资格证,希望在学校找到一份工作。浙江省体育局负责人称,帮退役运动员登报求职是一项创举。(《山东商报》1月29日)
包括体育部门在内的政府单位,会用、善用媒体等信息渠道开展工作,当然要算是一种进步。但据此就要称为“创举”,恐怕有点小题大做了,首先,一省体育部门的机关报,意味着只在本省体育系统内发行,在这样的报纸上刊发消息,原本跟下发文件没多大区别;其次,在各种正常或非正常退役运动员中,能得到培训机会、获得上岗证且有较辉煌的运动生涯的人并不多,换言之,这样的人具有一定稀缺性,若改用媒体宣传之外的方式,也能相对顺利的推荐上岗。
此外,包括民办教育在内,一省范围内,中小学办学规模、招生数量等因素决定的体育教师数量是既定的,不可能因为加强校园体育而大批量提高师资力量引进的数量;各级地方还将接收本地生源、非退役运动员身份的体育院校大学毕业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小学接收了退役运动员,就必然减少对院校毕业生的招人数量,由此必然带来对地方体育等主管部门的社会压力。
就算这种推荐经培训、持证的退役运动员就业的方式可以持续存在,其适用范围也将受到严重限制。因为,中国体育现有的举国体制下,在少数光鲜的成功者背后,还有许许多多运动成绩并不突出的“失败者”,他(她)们是官员和体育专家们口中“运动基础”、“XX人口”的基数所在,即便被纳入前述方式推荐就业也很难成功,何况政府根本拿不出足够的钱来保证其中每个人的就业。
但不帮这些人推荐就业、解决生计,又是说不过去的。中国体育举国体制为了保证竞技及其选拔的效率,堵截了自由进出的通道、消除了自由选择的可能,运动员不能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学习成长;由此一来,竞技、选拔的失败者,在体育之外的领域内也将成为毫无优势的生手,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退役运动员就业难问题的奇特之处在于,如何解决问题非常简单(彻底改革和调整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但主管部门始终不愿正视关键原因,不肯按照正确的方式破题,反而——要么就是借极少数明星运动员的良好出路,来搪塞公众的关切;要么想出花样百出的噱头,“新举措”、“新创举”漫天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么就由此提出不现实的国家财政包揽(所有退役运动员就业)的方案,搭建起一种非此即彼的问题架构。说白了,尽管某些人口口声声说着“以人为本”、“群众体育为重”,实际所做的却是为了金牌和优势运动项目的形象,甘愿牺牲“塔基”一批人、N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