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尊高9.5米,重约17吨的孔子青铜雕像被摆上位于天安门广场的国家博物馆,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批评和赞美的声音都很多,这说明不管你喜不喜欢,孔子都是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或者说,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
由此我想到,在2500年前,当穷困潦倒的孔子带着几个徒弟,奔波在周游列国的路上时,这位一生郁郁不得志的老人打死都想不到,自己百年之后居然会否极泰来,不但本人被后世封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孔子后人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跟着沾了不少的光。就连孔子的家族宅室“孔府”,自东周以降,也一直享受着仅次于皇室的高规格待遇。孔子九泉之下有知,恐怕也只能无语凝噎。
据悉,孔子青铜雕像之所以能够成为首都天安门广场的新地标,是为了弘扬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出中华文化的悠久灿烂与正大气象。很对,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确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在当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这与现代社会的义务教育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如果我们认可孔子这一思想,那么,那些把衙门修建得富丽堂皇,让孩子们在危房里学习的官员们就应该来孔子雕像前深刻反思了。比如,孔子主张“仁”和“礼”,这固然不能与现代的民主、自由、宪政等理念相提并论,但在一个没有任何道德底线的国家,它的“先进性”仍然十分明显。毕竟,把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往推土机下面塞的行为,不但不见容于现代文明,也为古代文明所不齿。再比如,儒家学说大力提倡“仁、义、礼、智、信”,这种做法放到现代社会依然不会过时,也应该被中国人所继承和发扬。
但是,承认和尊重孔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动,吸纳儒家学说中精粹的思想和观点,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无限抬高孔子的地位,甚至赋予儒家学说“国教”的身份,以此达到排斥其他学术流派的目的。这种举措无异于阉割,而且是阉割掉孔子最有价值的部位。那么,什么是孔子最有价值的部位呢?
2007年,作家李零曾经写过一本书,《丧家狗:我读〈论语〉》,在书中李零说:任何怀抱理想,不满于现实世界的人,都是“丧家狗”。这话虽然有些难听,但实质上,对于一个“以社会良心自居,价值观疏离主流,批判现实,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最高的评价。孔子最有价值的部位不外乎这四个字:社会良心。将之阉掉,等于把孔子从“丧家狗”变为“看家狗”,甚至变成主流的“帮凶”,这恐怕是任何一个儒家学者都难以忍受的事情吧?
按照秦晖先生的说法,“传统意义上的儒学秦朝之后就已经死了。”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们极少歌功颂德,常常骂骂咧咧,让统治者非常不舒服,到了秦始皇时代,儒家学者终于被一个大坑给埋了。自秦以后,幸存的儒家学者虽然享受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待遇,实质上已经沦落为可有可无的“看家狗”角色。现在孔子青铜雕像进入国家博物馆,让我再一次看到这种沦落的迹象;当然,希望它不是真的。否则,对于孔子,对于儒家,对于中国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