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这部电影的问答,都算温和。以一个观众的身份平心而论,电影真的不太好看。
周兵的“纪录大电影”《外滩轶事》在院线上映了。这部在创作手法上有点“颠覆性”的电影,前景有点让人忧虑。因为它既不属于张爱玲所说的那种中国人喜欢看的“传奇”,也缺乏一点先锋实验派的“范儿”,很可能在雅俗两头都不讨喜欢。
电影用了大量的旁白,以第一人称拟人的方式,再现了上海开埠到建国前,十里洋场上的几个代表人物。在首映之前的一场小规模试映会上,台下就有人问导演,为什么用这么一种老套而且未必合适的叙述方式。周兵的回答很是腼腆:“其实每个人物,都用了一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是有一些手法上的探索或者突破的想法的。”
围绕这部电影的问答,都算温和。骂得很收敛,应对得也很谦虚。不过这种温和可能也很致命。以一个观众的身份平心而论,电影真的不太好看。
不过,无论《外滩轶事》在院线维持上映的时间有多么短,哪怕只有半天,只放映一场,也是值得记载下来的。因为它是纪录片群体的一次很像模像样的努力,努力进入到市场中去。
中国的纪录片市场到今天,其实也没真正从“计划经济”走入“市场经济”。纪录片一体的两面,或者是体制内的创作,或者是半地下的单干,不论冲没冲着钱去,反正没见到真赚了大钱的。多年来的恶性循环,到今天也没彻底断根。基本上有追求的纪录片导演们,还是“苦哈哈”的那么一种群体形象。
周兵算是那个群体里,已经不那么“苦哈哈”的一位了,然而基本上也全仰仗多年来的母乳喂养。无论是《故宫》、《台北故宫》、《敦煌》,还是其他已创作或待创作的纪录大片,背后都有中国最大的电视机构的身影。而这次的《外滩轶事》,从前到后,周兵所在的独立团队,基本算得上刻苦用功地独立闯市场了。多年以后再回首,再来看《外滩轶事》的轶事,可能会觉得真有点青涩的手忙脚乱,市场操作和执行,仍然有点读书人第一次上街吆喝拉不下脸面的尴尬。
《外滩轶事》的用意,更在这部“作品”之外。电影市场现在很赚钱,好电影能够迅速成为宣传热点,这就是个很好的平台和工具。如果有机会,一切行动都围绕纪录片展开的周兵,同样可以为了赚钱去拍一下宣传片或者制作一个广告动画———如果非要为此找一个借口,如周兵自己所说:纪录片的形式是可以非常多样化的。
但是,从拍摄《故宫》时的特别节目组,到今天在人、财和发展策略上都独立化操作的周兵,显然是在尝试着摸索出一条完整的、健康的中国纪录片的市场模式。作品最后的人员字幕,可以有更多的新人面孔,品牌的拥有者也不再是媒体中的“央企”们。这是纪录片发展的希望所在。
虽然没有轰轰烈烈地大开几炮,不过有心人们还是可以看出来,周兵已经或者说正在为了纪录片而下海。出于一切仇视的恶意,我们沉默就可以了;如果有哪怕一点点的敬意,或者好意,那么即使是破口大骂,那也是好的。(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