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烂片”毁了中国电影

时间:2010-08-26 09:29   来源:光明日报

  “早想对所有的观众说一句‘对不起’,‘嘻游记’的确是一部超级大烂片!所有因为我而进影院的朋友们,一念之差我错了,不解释,再也不会了!我会永远把这部电影当作我的重要作品,以示警戒,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近日,电影《嘻游记》的主演徐峥这条微博一出,立刻激起千层浪,在舆论上引起轩然大波。

  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影片数量和票房双双节节攀升,但百花齐放的同时也泥沙俱下。我们的影视作品中,既有众多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精品力作,也掺杂了很多粗制滥造、庸俗无聊、缺少审美价值的劣质电影。仔细分析,这种电影一般走的是“山寨+恶搞+拼凑”的路线,题材以喜剧为主,多是翻拍经典,一个简单的故事框架中堆砌了大量网络流行的段子和笑料。

  别看这种影片的内在不怎么样,外面却被包装得相当华丽。他们一般启用拥有高人气的各路明星担纲主演或演唱主题歌,布景服装新奇古怪,宣传中制造各种话题绯闻进行炒作。总之一句话,就是想尽各种办法吸引观众的注意。可是一旦观众上钩,买票看了电影,大呼上当的时候,片方立马举起“商业片”的牌子,以“我们只负责娱乐大众,不负责艺术审美探索”之类的言语来搪塞。就这样,在媒体和网络铺天盖地的骂声和板砖里,劣质电影非但不见减少,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拖累了中国电影整体水平的提升。

  徐峥发表这番批评言论的动机成为这次争议的焦点。既然是烂片,为什么还要拍?这部影片近三千万的票房成绩给出了最有力的回答。影视是高风险的产业,如何使投资获得回报是制片方最关心的话题。为了吸引观众,赢得票房,在有限的投资中,制片方宁愿花费大部分在吸引眼球的元素上,而不是花在艺术质量的提高上。或许,出现一部吸引眼球的烂片,观众可能觉得新奇,但长此以往,观众对于这样的烂片就会产生抵触心理,甚至会危害到整个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若想促使中国电影实现更大的飞跃,必须杜绝此类烂片泛滥,制片方必须负起责任来,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艺术质量的提升。

  当然,防止劣质影视作品的出现,光靠产业自身调节是不够的,外在的监管至关重要。除了完善制度,对于已经进入市场环节的电影作品,我们还可以效法美国的金酸梅奖,对烂片进行公开评选,以此对电影市场进行监督和引导。同时,媒体也应切实负起责任,不仅要对好的作品进行大力宣传,分析其艺术价值,更要对质量低劣的影视剧予以严厉批评,深刻剖析其失败的原因。唯有如此,中国的电影才能有希望,中国的观众才能有眼福。(云志)

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