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吸引两岸三地媒体高度关注,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怎样的强劲动力?三中全会与几乎同时在岛内召开的国民党第十九次全体代表大会,引发台湾媒体的对比,两党气势有何不同?蔡英文在一场演讲中提出两岸皆应前瞻未来,为两岸经济的互利双赢建立全新的互动与沟通模式,这一罕见的正面表态,会有什么陷阱吗?
两岸三地聚焦中共三中全会
11月9日至12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引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性会议,它吹响了未来中国改革的“集结号”,也必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三中全会吸引了台湾媒体的高度关注,岛内各大报纸均以显著版面进行报道。台湾《中国时报》12日社论指出,从台湾的角度来看,乐见大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政策,也理解全方位的改革有其一定的难度与风险,但改革的方法要循序而渐进,如何以有限的资源和能力抓大放小,如何把握重点,如何及时回应民意的期望,如何健全法治,如何在住房、医疗、教育、户籍、社保方面满足民众要求,如何把中国大陆建设成全面的小康社会,让理想的中国梦与现实的生活能够充分结合起来,这是习李体制的最大挑战。
大陆涉台专家严安林13日发文指出,在两岸关系中,无论是经济交流还是人员往来,都与大陆的改革、发展与开放密不可分。三中全会描绘了大陆新一轮“改革路线图”,巩固拓展两岸经济合作成果,为两岸关系提供重要动力。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阴影尚未消散、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仍不景气的情况下,大陆在世界各经济体中是“一枝独秀”,大陆市场将为台湾经济发展继续提供广阔空间,台湾将从大陆新一轮经济改革中获得发展利基。同时大陆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也将为两岸经济合作提供坚实基础和可靠保证。
香港中评社15日表示,大陆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而两岸深化互利双赢,促进和平发展也将由此掀开新的篇章。期待两岸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增进互信,携手合作,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更好地造福两岸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台媒对比国共会议:两党气势大不同
几乎同时间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与国民党第十九次全体代表大会,引发不少台湾媒体的比较,因为“缠斗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国共两党,现在分隔两岸掌握执政权力,曾经是生死仇敌,现在已经可以有比较良好的互动了”,更何况“国共两党的组织结构和政治运作模式接近,很值得拿来比一比”。
台湾《旺报》12日分析说,不容否认,大陆改革开放40年,整体而言国家社会是进步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可以不断自我更新的政党,三中全会透露出重视改革、积极改革的讯息,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而回到海峡此岸,国民党的十九全代会则全部聚焦在“权力”之上,也因此让这次国民党的全代会沦为空洞化、形式化。很明显的,两岸两党领导的理念出现很大的落差。
台湾《中国时报》13日社论说,中共的三中全会聚焦“全面深化改革”,会后公报宣告了未来10年国家发展的愿景、目标与方法,展现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而在台湾的国民党却为避免群众聚集抗议造成过度冲击,移师台中梧栖举行第十九届全代会,当天场外数万群众聚集抗议,鞋子满天飞,场内则聚焦“马王之争”,荣誉主席吴伯雄清唱歌曲,一句“莫散了团结,休灰了志气”,道尽了国民党内对时局的忧愁。两党气势大不同。
蔡英文两岸经济新思维有陷阱?
民进党前主席、也是下届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有力竞争者蔡英文,在12日的一场演讲中提出“两岸皆应前瞻未来,为两岸经济的互利双赢,为两岸在区域经济整合的互惠合作,为两岸存在的歧见及争议有效化解,建立全新的互动与沟通模式,以坚定、务实、稳健的步伐,迈向和平共荣、互利共生的正向关系”。
台湾《旺报》13日指出,蔡英文期盼两岸以坚定务实稳健步伐迈向和平共荣、互利共生的正相关性,这应该是她针对两岸关系谈话中最为正面的一次,与过去反对两岸扩大交流的态度截然不同,但是蔡没有提到“新思维、新模式”的具体内容。民进党要突破两岸政策的困局,一定要有新思维,这是无可回避的事实。相信蔡英文在说这些话的背后已有一番深思熟虑,期待不久之后她会有具体的内容出炉。
大陆涉台专家王建民14在华广网发文认为,这一番看似积极正面的论述若是蔡英文真正的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思维,当然应给予掌声。然而,这只是她为“大选”布局采取的一种政治姿态,是一种“政治表演”,旨在争取岛内中间选民的支持,并不是她真正的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思维与政策主张。而且,她的这段所谓“新思维”演讲回避了核心与关键问题,充满空洞、抽象的表述,还设下诸多“陷阱”。在政治意识形态主导下,蔡英文根本不可能提出积极可行的两岸经贸政策主张,也找不到台湾经济发展的正确出路,只会让台湾经济与两岸经济关系发展陷入新的迷路。(中国台湾网 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