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马英九亲自给国民党“立委”下达动员令,要求全力支持当局政策;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公布新人事,其与谢长廷的恩怨如何化解备受关注;台新任“文化部长”龙应台遭民进党痛骂,只为“托腮”和“球鞋”?
马英九的“甲级动员令”
面对将于12日上演的“立法院”表决大战,国民党“立院”党团7日举行大会,马英九亲自出席,要求所有党籍“立委”对美牛案必须“一致投票支持通过”,否则党纪处理。
台湾《中国时报》9日说,为了美牛案,马英九终于以国民党主席的身份邀集党籍“立委”下达动员令,虽说有限的20分钟讲话未必能完全说服所有“立委”,但这毕竟是国民党强化党政运作必须跨出去的一步。未来任何重大政策法案的推动都要以此为基准,而且只能做得更多,不能再有任何轻疏。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9日指出,看得出来,马英九应是体认到新执政团队的威信受到严峻挑战;未雨绸缪、为时未晚,建议马当局积极思考未来政策走向,并尽早着手准备政策说明,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香港中评社10日认为,马英九似乎又陷入了新一轮风暴,表面上看是他最近推动油电双涨、复征证所税和美牛进口3项政策与改革所致;但其实,马英九大胆改革并没有错,恐怕真正的原因还是改革步骤与节奏,加上马个人的执政风格所致。
苏贞昌的“新人事”
苏贞昌接任民进党主席后展开改组布局,本周公布了两拨人事安排,除蔡英文人马外,3位副秘书长都兼顾派系平衡;但其宣布要成立的处理两岸事务的部门却一直“只闻楼梯声,不见人下来”。苏贞昌是否会请谢长廷领导民进党“大陆事务委员会”?二人恩怨如何化解备受关注。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8日指出,苏贞昌提“大陆事务委员会”,放出请谢长廷担任主委的消息,是因为这个议题的处理需要谢系力量支持;谢长廷对此心知肚明,他主张的“宪法共识”是帮苏贞昌解脱绑架困局的关键,但他岂肯如此白白地为苏贞昌抬轿?
香港《大公报》8日分析:苏贞昌希望先成立“大陆事务委员会”,再进行两岸政策辩论,而谢长廷希望先进行两岸政策辩论,再成立“大陆事务委员会”;何者先、何者后,这个程序问题显然背后有其意涵。谢长廷的想法固然有个人得失的算计,但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大陆事务部”在民进党内的尴尬角色;因为没有明确方向,各唱各的戏,“大陆事务部”最终只会沦为“花瓶”。
龙应台的“球鞋”与“托腮”
因为在“立法院”备询一站就是8小时,为了专心聆听,台当局新任“文化部长”龙应台特别穿了球鞋前往,还郑重其事表白“是为了尊重立法院”,却不料引来民进党“立委”一顿痛骂,为的不只她的球鞋,还有她备询时“托腮”。
《人民日报海外版》6日说,龙应台接任“文化部长”后,每每现身都被用放大镜检视,每次质询,“立委”话锋一次比一次犀利,希望可以听到“作家”龙应台对事务“针砭”,但龙应台坚持个人看法不重要,应该以社会共识为优先,所以面对“球鞋”、“托腮”风波,她选择微笑以对而不是高声抗议。有岛内媒体说,龙应台变了,从犀利作家变成了淡定官员;她完全没有靠犀利挥舞旗子给自己迎来掌声,而是坚持,人换了位置,就必须换身姿。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5日则认为,龙应台的球鞋不是小事,反映的是台湾制度的大问题!每周1至2天的质询中,官员们一站就是1个半天或1个整天,而“立委”也不会珍惜,总浪费时间在一些枝微末节的事上;如果能规定每个“部会”最多每周只备询1天,而且“首长”半天、“副首长”半天,或许可以让“立委”们更珍惜质询时间,提高问政的品质。 (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