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阳明山砍蒋介石铜像,却要设“日皇碑”?
【两岸快评第995期】
图片来源:网络
近日,台湾岛内的亲日团体“日本樱花返乡会”想要在阳明山设“日本天皇碑”,遭台北市政府拒绝。与之对比的另一则消息是,台湾“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公布,全台“两蒋”铜像已处置360处。两相对比,凸显出部分台湾人光怪陆离、自我矛盾的意识形态。
众所周知,台湾由于特殊历史原因,二战之后没有完整彻底地进行“去殖民化”运动。台湾人血泪交织的英勇抗日史,在反日教育中只字不提,导致岛内很多年轻人不了解真正的历史,一些地方弥漫着浓厚的“殖民崇拜风”和“转型正义双标行为”。
而这种双标行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3年前阳明山的蒋介石铜像曾作为“威权象征”遭到断头的厄运。而如今,同一地点竟然要立“日皇碑”,这岂不是神经错乱?日本统治台湾难道不“威权”吗?
台湾近年来流行拆除“两蒋”塑像、取消悬挂的“两蒋”乃至孙中山的照片。这种表面上的“反威权”行为,背后折射的是民进党暗中不能宣之于口的“反中、脱中”小心思。岛内“台独”势力是在借助所谓“反蒋”,进一步割断大陆和台湾的历史联系,扫除“两蒋”父子在台军中的影响,以达到彻底“去中国化”的目的。
相比之下,某些台湾人的“亲日媚日”观念浓厚,原因除了日本殖民统治下强制的“皇民化”教育外,也来源于岛内没有进行过完整的去殖民化运动。其近年来的教科书改革,在历史教材中进一步推行“去中”和美化日本殖民教育。
这种情况导致台湾岛内有些人至今美化日本的殖民统治,选择性地遗忘掉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对台湾的掠夺和伤害。极端表现就是对成为“日本人”的期待与向往,比如李登辉曾前往参拜靖国神社、声称自己“二十二岁以前是日本人”、宣布“钓鱼岛是日本的”。这次亲日团体打算立“日皇碑”也是典型的例子。
台湾的“去中媚日”教育一日不停止,不能面对真正的历史,这种“媚日”思潮就不会真正绝迹,“日皇碑”这出戏如何收场,大家拭目以待。(文/石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