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级活动聚集上海,欢迎台胞来敲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之门
【两岸快评第495期】
12月5日上午,两场重量级活动在上海展开。由国家有关部委及长三角三省一市联合举办的“台商聚力长三角,两岸共享新机遇”台商台企走进长三角活动隆重举行,另一个是中国、以色列创新合作研发、孵化、转化、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一一中以(上海)创新园在上海普陀区正式开园。国台办主任刘结一,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理事长郭金龙、台湾方面理事长萧万长等佳宾参加了“台商聚力长三角,两岸共享新机遇”活动,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长应勇更是连轴转地参加了两个活动。
这两个活动是中央和国务院颁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后的发力之作。它预示着长三角这块经济热土将开出更加璀璨的发展之花。
当天,台商走进长三角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位台商与会。为什么有这么多台商赶赴这个盛会?也许我们从中以(上海)创新园的热烈氛围中找到答案。
中以(上海)创新园位于上海著名的英雄金笔厂旧址,始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15栋展现近代工业风貌的苏联式建筑,平面工整、回廊宽缓伸展,是上海保存完整的工业街区。园区开园当天,就吸引了20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入驻。根据“加快建设中以(上海)创新园行动方案(2019一2021)”的规划,到2021年,园区将集聚形成一批专业化、多元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和熟悉国际业务的科技创新主体,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制度体系,推动一批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并形成产业规模,使园区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看看,抢滩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已是许多跨国企业的共识。
“台商聚力长三角,两岸共享新机遇”活动,就是一个专门为台商量身定做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让台商认清长三角一体化给台商带来的机遇。让台商认清如何把自身的发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让台商认请如何用自身的专长对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各地的不同需求。从活动的热烈气氛看,广大台商都有抓抢长三角一体化机遇的意识,然而,要真正融入长三角,还必须真正理解长三角一体化这个国家战略。
要在长三角的战略定位中找到台商的优长。“一极三区一高地”是国家对长三角的战略定位。“一极”指的是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三区”指的是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一高地”指的是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在这个战略定位下,台商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来,就必须有充分的竞争力、甚至有不可替代性,过去那种怀揣着一个项目到处到找优惠的做法恐怕是吃不开了。
要在一体化战略下各省市的需求中找到台商的定位。长三角三省一市,已按照“纲要”的定位,对自身发展重点进行了梳理。上海加快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努力构筑中心城市的功能优势,为其它地区发展赋能提速,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江苏省梳理了现有制造业中比较有竞争力的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为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提供“种子”选手。梳理出126项江苏制造业参与全球竞争需要解决的重点技术问题。浙江省围绕打造数字长三角,将建设100个无人车间、无人工厂,培育100数字骨干企业,推进100个数字化重大项目,实施100个园区改造。安徽省将全面推进合肥国家科学中心、滨湖科学城等项目建设。这些目标和重点也是台商对接各省需求的项目和重点。台商要充分发挥自身在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文创等方面的优势,找到自已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定位。
要在国家“惠台”政策和省市落实措施中取得事半功倍效应。这两年中央先后出台“31条措施”与“26条措施”,长三角三省一市也都出台了落实措施。从实际效果看,长三角地区更是落实最有成效的地区之一。落实好中央对台政策及各地措施,当然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台商要主动地在各地把对台政策与一体化战略及各地发展规划对接的过程中找到发展机遇,在“31条”和“26条”明列的项目中享受优惠,加快自身发展,在优势项目中取得先发优势。
长三角国家战略的号角已经吹响,长三角高速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希望广大的台湾朋友早日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找到位置,进一步做大做强。欣喜的是,台商历来是嗅觉敏锐的群体,活动当天签订的16个大项目,预示着台商台企将在长三角欣起新一轮的投资热潮,长三角将成为台湾同胞投资兴业的热土。(中国台湾网特约作者:且十)
(本文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