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信息安全之霾”阻碍两岸“+时代”的脚步

时间:2015-07-17 08:32   来源:中国台湾网

  由中国台湾网、中国互联网协会等单位主办的2015年第七届两岸互联网发展论坛将于7月21日—22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社会氛围中应运而生,届时,台湾和大陆将会携手充分利用“+平台”,对“互联网+”模式进行深入全面的研讨,给两岸金融、商业、创业生态带来更全面的“+发展”,真正实现两岸产业的创新型融合发展,让台湾同胞感受到祖国坚实的支持力。

  近日,有关“互联网+”模式的详细解读已经系统、清晰的呈现在人们面前,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企业积极调研开发更多可能性,一时间,这一极富时代特色的靓词成了各类群体茶余饭后的谈资。毫无疑问,“互联网+”模式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必将带来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变革。

  “互联网+”思维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它的产生绝非偶然,其实早在几年前已经初露端倪。这种思维模式和发展模式与国家政策一直强调的实现创新型发展高度契合。如果说互联网时代推动传统行业跨入了新的高度,那么“互联网+”时代则是进一步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各行各业的创新型转变,人们思想解放、思维创新程度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在被她的巨大融合魅力沉醉之余,待冷静下来,是否应该仔细想想,两岸一心,追梦路上,我们在利用它产生巨大改革创新红利的同时,应该如何更好的驾驭它,真正为我所用,而不是像一批脱缰之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发挥优势的同时,如何规避风险同样是我们在两岸发展论坛中应该思考的主题之一。

  互联网的正常运行需要依托背后强大的数据库支撑,“+时代”则需要进一步扩充数据,并形成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相互关联,传统行业入网、跨行业对接,数据类型得到极大丰富。社会人作为互联网服务的主体,其各种需求都将被数据化、信息化之后在数据库中进行共享,以期获得更快捷、更全面、更高效的服务。届时个人信息、需求、想法甚至思维模式都将会以数据形式、无一幸免的被卷入数据黑洞之中,如果这些数据被人恶意利用,信息安全之霾便开始呈现并笼罩在人们上空,挥之不去。面对这些困扰我们被动且无奈,长此以往人们便会陷入一种心理恐慌状态,焦虑感、不安感与日俱增,任其发展必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隐患。

  前车之鉴也好,未雨绸缪也罢,不能边开放边治理,更不能先开发后治理,而应该未开发先保护。不要像痛惜每天失去多少珍惜物种、失去多少洁净的土壤、也不要像叹息不能呼吸新鲜的空气、不能饮用清洁的泉水那样追悔莫及。但这并不意味着,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时我们就要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事实上,防患于未然是为了更好的理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实现真正的跨越。

  因此,在融合发展的黄金时期,辩证的看待“互联网+”模式,策划运作方案的同时,做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在创收的同时尽量将个人损失降到最低,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权不受侵犯。我们应该像爱护环境,关心空气那样对待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问题,警惕数据黑洞和信息安全之霾。

  期待在这次论坛上,两岸精英能够针对未来的合作碰撞出新的火花,在“两岸众创新时代”开启之际,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起携手,努力营造出一个清洁健康、生态良好的信息环境和数据环境,让两岸“+平台”的种子在众人的呵护之下顺利萌发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文/何文丛)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