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厦门“四缘”优势 推动建设海西经济特区

时间:2011-12-27 08:26   来源:中国台湾网

  今年,厦门迎来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贺信中高度肯定了经济特区为两岸关系发展做出的贡献。香港《大公报》今日发表评论指出,大陆与台湾本就是一家人,同文同语、血脉相连,而福建与台湾更具有独特的“四缘”优势。如今厦门不仅是重要的对台贸易口岸,更是台胞在大陆最喜爱的集居地之一。未来厦门应发挥现有优势,进一步推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特区。

  评论摘编如下: 

  古语云“三十而立”,意即30岁是一个人自立和成熟的时候。用它来形容今年迎来30周岁的厦门经济特区再合适不过。经过30年的建设,厦门已从一个偏僻落后的海岛小城,变成海峡西岸的中心城市;从两岸对峙的海防前线,变成两岸友好合作的前沿平台。在这值得庆贺的日子,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特地发来贺信,高度肯定了厦门经济特区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的贡献,显示了国家领导人对作为惠台措施试验区厦门的关怀与重视。

  厦门经济特区诞生于大陆的改革开放大潮。1980年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央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成立4个经济特区,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打开了希望和机会的大门。而相较于深圳、珠海、汕头等三个经济特区,厦门除了成为中国的对外窗口外,还多了一项重任:成为中央对台政策和发展两岸关系的试验田和排头兵。

  也许有人会问,何以中央的政策“独厚”厦门?其实,这并非中央政府“偏心”,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独厚厦门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大陆与台湾本就是一家人,同文同语、血脉相连,而福建与台湾更具有独特的“四缘”优势。首先是地缘相近:厦门同安距小金门最近的地方只有一公里,平潭距新竹仅68海里;血缘相亲:台湾同胞中8成人的祖籍都在福建;文缘相承:台湾通用方言是闽南语,民间习俗、信仰、戏曲、艺术等都是从福建传承过去的;法缘相循:闽台在政治和法律制度上渊源很深,从宋朝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到台湾单独建省之前,台湾一直归福建省管辖,1885年台湾建省称“福建台湾省”。

  厦门和台湾共有的闽南文化,令双方的风土人情颇为相近,让台胞产生如回家般的亲切和温馨。除了自然条件有利厦门吸引台湾居民跨海打拼和居住外,中央政府多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惠台措施也进一步完善了厦门的营商环境。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大陆首个台商投资区在厦门海沧成立。随后,厦门杏林、集美两个台商投资区先后诞生。如今大陆四大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厦门就占了其中三个。1994年厦门还颁布实施了全国首部地方性涉台法规《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不过,最轰动两岸的还是2001年厦金“小三通”直航,为中断了半个世纪的两岸海上直航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此外在赴台观光方面,厦门也担任了先试先行的角色。福建居民经厦门赴金门、澎湖游分别于2004年、2007年获准开通,今年年6月厦门又成为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首批3个试点城市之一。

  如今厦门不仅是重要的对台贸易口岸,更是台胞在大陆最喜爱的集居地之一,而台湾也已成为厦门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七大出口市场。事实证明,国务院把厦门作为对台交流合作先锋的策略是正确和成功的。未来厦门应发挥现有优势,进一步推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特区。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