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立法院”上一个会期在1月12日结束了,但在最后这几天,“立法院”依旧空转,重大法案无法通过。“立法院长”王金平甚至说:上一个会期,主席台有一半的时间被霸占。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14日发表社评指出,这不是今日才有的例外,而是台湾人民已经忍耐很久的现象,如果再不改革,民主已然变质,更非台湾之福。
社评说,民主政治是多数统治,但目前“立法院”的议事模式不是保障多数、而是保障少数,因此民进党只有27席的“立委”,却可以决定重大法案的命运。这种议式模式是民主政治的危机,因为未来不论哪一个政党执政,不论其是在“立法院”中拥有多数,都无法确保政见是否能够透过法案落实。对国民党来说,徒有执政党之名,却无执政党之能,反而让支持者失望;对人民来说,“立法院”空转,阻挠台湾的建设与进步,更是难以弥补的损失。
社评认为,目前“立法院”内的议事制度必须做相当的调整,否则无法改变空转的现象。从媒体上看,民进党籍“立法委员”霸占主席台似乎是空转的原因,但那只是表象,真正的症结在于朝野协商制度。
朝野协商制度见之于台“立法院职权行使法”第12章,当初设立这个制度的目的,本来是为了提升“立法”效率,避免议案被少数个别委员杯葛,因此以政党作为协商单位,先透过彼此内部整合意见,再进行政党折冲协商,比较容易得到结论。经过政党协商之后,法案到了“院会”就比较容易通过。
然而此一制度运作起来已变调走音,任何议案只要有某一政党反对,不论其大小,都无法获致结论,反而无助于议事效率。此外,由于协商过程并不对外公开,犹如密室协商,更让少数人可以纵横其间,决定法案命运。
虽然“立法院职权行使法”第71条之规定,议案自交党团协商逾1个月无法达成共识者,由“院会”定期处理。但实运作上,对有争议的法案都会先经过一段冷却期,然后再提协商,只是时间上又浪费了数个月的时间。朝野协商制度应该废除了,但其存在至今,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制度提供了少数人可以操作的空间。
社评认为,为了尊重少数政党声音,朝野协商制度可以不废除,但至少应做如下改革。首先,应加强“委员会”的专业功能。多数成熟民主地区并无朝野协商之制度设计,而多赖专业化之委员会作为处理议案的重要机制。事实上,与其靠朝野协商,不如建立委员会资深制度,更有助于立法的质量与效率。在委员会的实质专业审查之下所提出之决议,朝野协商不得作任何之变更。其次,朝野协商是尊重不同政党意见的平台,但如果一项议案经朝野协商一个月后仍无结论,则应交由“院会”以表决方式进行,主席则应维持议事之进行,以免形成少数暴力或少数统治的怪现象。最后,会期结束前两周内,任何未完成朝野协商之议案,都可径提“院会”表决。
社评认为,此一制度变革,反而有助于提升朝野协商的效能,否则在野党只要一昩杯葛即可。“立法院”空转绝非台湾之福,现在正是改革的时候。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