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效应才是陈菊的基本思考

时间:2009-09-22 08:33   来源:中国台湾网

  高雄市政府决定,原订在十月高雄电影节放映的热比娅纪录片改为提前在今明二日的“特别邀请场”放映。台湾《联合报》今天的社论指出,高雄市政府原本说,这是文化活动,市府管不着;但是,如今撤片,却证实了市府可以管。其中区别,正在于此。倘若纯是“文化”活动,当然不应有“红线”;但是,倘若涉及高雄市政府的“政策”,即不能不考虑“红线”的问题。

  社论说,陈菊领衔与民进党七县市长邀请达赖赴台,谓其只是宗教活动,而无政治效应,这是自欺欺人;如今,高雄市政府要播热比娅的纪录片,若亦谓只是文化活动而无政治效应,当然也是自欺欺人。其实,在陈菊脑中,政治效应才是她的基本思考。

  “独派”屡次操作达赖题材,无非皆在隐喻“两独合流”,以挑衅大陆;现在,陈菊又拉热比娅入伙,更俨然有“三独合流”的想象。这无论是出自陈菊的“政策”目标,或是缘于此事必然衍生的“政策”效应,陈菊皆须承担其政治责任。

  陈菊及民进党应当知道,民进党若只是一个在野党,则操作“台独”只是一种“革命理想”而已,或许即不必考虑“红线”的问题;但是,民进党若是一个执政党,无论在哪里执政,而欲借“政府政策”操作“台独”,即不能没有“红线”的思考。

  陈水扁任期后段,大玩“终统/谜航”及“入联公投”等剃刀边缘的“台独”题材;结果,美国公开指他“违反了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并径指陈水扁是“试图让台湾走向独立的人(即台独分子)”,更直指陈水扁违反了“台湾人民的利益”。当时,陈水扁即辩称“民主无红线”,但他却侵越了“国家政策”的“红线”,最后弄得美国与他公然翻脸,两岸关系极度恶化,而台湾的选民也不愿再被绑在陈水扁的“台独”战车上。2008年政党轮替,陈水扁在“政策”上操弄“台独”,是民进党失败的主因之一。而且,陈水扁的这类“台独”操作,非但未为“台独”争取到任何更多的空间,反而使“台独”的空间严重回缩至已经不能立足的地步。“台独”只能是在野者的“革命理想”,而不可能成为主政者的“政府政策”,已是不言可喻。

  社论指出,现在的陈菊是小一号的陈水扁。她在操作达赖、热比娅的题材时似有两个优势:一、台湾南部毕竟是绿营基地;二、毕竟仍有马英九的台当局为她撑持两岸关系,不似陈水扁当年以“总统”角色须面对全局。但是,陈菊的“台独”操作与许添财等人的挺扁动作,若使台湾人民对民进党内“阿扁分身”的无所不在深具疑惧,亦对民进党的“去扁化独”不抱期待,更对民进党之能否“迈入没有陈水扁的时代”陷于绝望,这才是民进党应深思熟虑者。陈菊的达赖与热比娅操作,恐怕连“短多长空”都谈不上,临场撤片已可见一斑。当蔡英文吁高雄人“要有骨气”之时,却为何不劝陈菊“要有理智”?

  社论最后说,倘若民进党不主张“台独”,或许可辩称达赖只是宗教事件,热比娅只是文化事件而已;但民进党迄今仍未将其“中国政策”辩论清楚,仍然扛着“台独”的神主牌,则陈菊当然必须向台湾人民解释清楚:这些操作的“政策动机”与“政策目标”是什么?民进党目前最大的困局是:“台独”已无出路,但民进党却已被“台独”挟持,而政治人物如陈菊、许添财等仍以操弄“疆独”、“扁独”来延续其个人的政治生命,却未必能延续民进党的生命。这正是当民进党在连“台独”都撑持不住之际,却还要如此热中操作“藏独”、“疆独”及“扁独”的私心所在。民进党难道仍不该举行“中国政策”大辩论?

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