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油价与粮价持续上涨,各国物价近几个月来快速飙涨,俨然已形成全球性的危机,台湾亦不能例外。台当局“行政院主计处”日前公布6月物价变动概况,消费者物价总指数(CPI)年上涨率达4.97%,创12年来次高,其中代表长期物价走势的核心物价上涨3.7%,是12年来新高,以美元计价的进口物价涨率更达25.89%,是第二次石油危机后近28年来新高,严重冲击今年台湾经济。更由于进口油价飙涨,进口原油负担大增,使今年上半年出超大幅萎缩;然而出超的持续扩大,乃是台湾近数年来经济成长的主导力量,而今出超大幅萎缩对今年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可想而知,台湾《经济日报》社论指出,下半年经济虽不致陷入“停滞膨胀”,但严峻的程度,绝不能掉以轻心。
6月台湾CPI上涨4.97%,在国际间比较上涨幅度尚属缓和;但其中攸关人民日常生活的食品类价格飙涨,影响CPI总指数上涨率的六成,油价的解冻及夏季电价的实施影响CPI总指数上涨的二成。而食物中本地水果如香蕉价上涨1.7倍、木瓜上涨72%、芒果上涨56%,以及色拉油与调理油上涨69%,最为严重;其次鸡蛋价涨39%、全鸡涨31%、猪肉涨27%、面粉及其制品涨23%、鲜奶及奶粉涨10-20%、食米涨9%,以及汽油价涨23.7%、卫生纸涨17%等等。对每个家庭生活负担的增加,绝不是CPI总指数上涨4.91%所能充分表达;尤其以食物支出为家庭主要支出的中低所得家庭,冲击最为严重。
此波物价飙涨主要受进口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此可从趸售物价指数(WPI)各类物价的变动分析了解。6月WPI总指数年上涨9.86%,其中进口品价格上涨16.01%,影响WPI总指数上涨54%,显然是此波物价大幅上涨的罪魁祸首。然而由于新台币大幅升值,已缓和其冲击;若新台币未升值,则按照美元计价的进口品价格上涨25.89%,6月WPI总指数要上涨13%以上,问题将更严重。
即使新台币大幅升值,但原材料价格年涨率仍自去年6月上涨7.5%,至今年6月跃增至49.2%;加工厂商实在无法承担,不得不将部分进口成本上升转嫁到加工品价格上,才使消费者价格大幅上涨。而且原材料价格涨幅自去年9月以来逐月上升,其转嫁有时差,因此,即使未来数月原材料价格涨幅不再提高,但未来数月加工品价格及消费者价格的上涨已无法避免。再加以7月初的油电价格双涨,对7、8月的CPI正是火上加油;“行政院主计处”虽预期今年第四季CPI涨幅可以缓和下来,其理由是去年10月柯罗沙台风侵袭,使去年第四季CPI大涨4.48%基础垫高所致。但不要忘记10月初电价还要第二次调涨,也难保证油价不再调涨,台风不来侵袭。因此,今年物价情势将较“主计处”预测CPI上涨3.29%、WPI上涨5.93%,更为严峻。
物价的大幅上涨对岛内经济成长的冲击,可从消费者、投资者及出超三方面来分析。就消费者而言,物价大幅上涨超过利率及薪资增加率,使消费者的实质利率及实质薪资变成“负利率”、“薪资负成长”,消费如何能增加?再从消费者的支出面来看;由于食品、油、电价格的大幅上涨,相关支出增加,若所得未能同步提高,必排挤其它消费支出,影响整体消费支出的增加。而且CPI又是民间消费从当年币值折算成固定币值的平减指数,CPI上涨幅度愈高,将使按固定币值计的民间消费增加率愈低,对当年经济成长愈不利。
就投资者而言,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成本增加,在强烈竞争下,虽有部分成本转嫁到加工品价格上,压缩利润在所难免,影响投资财源;加以国际经济不振,民间投资意愿转趋低落,5、6两月资本财进口即转呈大幅下降,使“主计处”下半年民间投资转趋大幅增加的预期落空。
再就出超而言;过去三年岛外需求(即出超)的不断扩大,是支撑台湾经济成长的最大力量,高占七成之多。今年上半年由于进口原油价格大涨,原油进口支出增加48.9亿美元,致使上半年出超骤减1/4,对今年经济成长也产生不利影响。
社论综合以上分析指出,物价不能稳定,要提高经济成长率,是不可能的任务;上月底台湾“央行”推出的紧缩政策,宣示“央行”对抗通膨的决心,值得肯定。而新“内阁”上任后,积极推动的“扩大内需方案”,虽有其需要,但目前时机不宜,政策应有优先次序,当下应以对抗通膨为第一优先;“扩大内需方案”应待物价有恢复稳定征兆时,再予推出,相互先后搭配,才是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