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将惨败归咎为选制不公,仍未能正视问题根本所在。图为民进党党部为败选道歉。
这次“立委”选举的结果,一般都认为是一次典型的对陈水扁不信任投票。但面对败选现实,陈水扁在“外交”出访的谈话中却依旧坚持路线正确,没有中间路线,这种心态令人清楚的感觉到,目前岌岌可危的已不只是谢长廷的“总统”选情,而是整个民进党未来的发展了。
目前民进党内检讨败选的原因,绝大多数都是归咎于选制对民进党不公平。台湾《中国时报》社论指出,这其实是故意在混淆视听,要知道即使国民党因为胜选而拿到若干超额席次,但不论是就政党票还是区域票计,国民党都超过半数,区域“立委”选票以53.5%对民进党的38.17%,政党票以51.23%对上民进党的36.91%,两种选票的差距都高达十五个百分点,已经是相当清楚的民意表达了。
这样的选举结果,表面看来变动很大,但在民主国家却是常态,单单去年一年,就有美国、日本、波兰、委内瑞拉等多国,因为执政党以意识形态治国,都相继面临大选挫败,日本、波兰政府因此调整路线,即使委内瑞拉狂人查韦斯都必须向民意让步。
但到昨日为止,陈水扁除了一句“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之外,仍然将败选责任推给他人,他向薄瑞光说,如果是旧选制,民进党应该拿到四十四席,不是二十七席。陈水扁或许不愿承认,这少掉的十七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是他的操作而流失的。
社论认为,以这次在台湾首次实施的单一选制论,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对轻微的民意变动相当敏感,尤其是如日本及台湾这样幅员小的国家/地区,由于地方议题不明显,选举结果往往就成为对执政党或领导人的信任投票,这次台湾“立委”选举,其他议题完全消失,扁一手主导“入联公投”、“统独公投”议题,酿成整个选举结果其实是对陈水扁的不信任投票,只要每个选区平均少五个百分点,就够让许多候选人从赢转为输。
换言之,要在这种选制下胜选,就是要在各个选区内争取相对多数的选票,也就是要争取中间选民,这当然是和只固基本盘的选举策略完全背道而驰的;但扁却在选后不断大谈基本盘还在,更坚持选举路线正确,问题是,他如何解释既然路线正确,却为何无法得到多数民意支持?
二年前的“修宪”,就已确定台湾选制将改变,制度调整必然改变政党行为,民进党为了符合单一选制要求,当然该调整过去深绿路线,但为何向来对大环境相当敏感的民进党,竟任由谢志伟、杜正胜、甚至庄国荣等小丑尽情演出,听任选票流失?甚至在明知要面对单一选区挑战下,竟然还发明了“排蓝条款”,刻意封杀党内中间形象候选人。该如何解释民进党如此疯狂的自毁行为呢?
至此,有心维持民进党香火的大将,难道还看不出来,扁与民进党之间,已是利害冲突的关系。对扁而言,即使采取急“独”冒进路线没有选票,他也必须坚持到底,才能稳坐“独”派教主地位以自保。毕竟如果真如扁所说,坚持台湾主体路线的,不只是深绿,而是台湾多数的意见,那么为何是支持蓝营的所谓“中国的同路人”最后胜选?足见任何路线之辩,对当今的陈水扁而言,都是工具罢了。
如果扁的自相矛盾,其实就是为了他个人的利益,那么对民进党而言,跟着扁走下去,已是山穷水尽。民进党二千年能执政,靠着是深绿与中间路线合作,但当扁涉贪腐,导致中间选民流失后,扁却拉拢基本教义派与中间对抗,让本来已有能力调和中间与深绿的民进党,掉入非此即彼的两难困境中。
社论指出,这样的困境,在此次选举相当明显,而当民进党在高雄县市得票率都输国民党,南部铁票区逐渐失守,所谓的基本盘也在流失。面对未来,也难怪不少支持民进党的人会担忧,这已不是“总统”是否当选的问题,而是民进党必须有长期在野卧薪尝胆的决心。
这八年来,陈水扁带领民进党所采取的路线,几乎将法治基础摧毁殆尽:藐视“立法院”、破坏“司法”公信力,摧毁独立机关等,所谓的民主制度,在当下台湾只余选举投票一项了,而当陈水扁故意曲解选举的结果,民进党内若又完全没有警觉,连人民借由民主程序传达的讯息都遭到蔑视时,必然还会遭受民意更强烈惩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