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高雄县长杨秋兴果然决定潦下去,和陈菊继续“秋菊斗”,高雄新都的选局,显然将会越来越精彩。杨不但脱党参选,还在接受专访时,刻意向中间靠拢,喊话要民进党务实面对两岸关系,体认两岸不再是敌对关系的事实。而和杨秋兴同为现任、却未获提名的台南市长许添财,则心有戚戚焉地痛骂民进党“吸收的人才少,赶走的人才多”。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发表透视集分析,整桩事件反映出若干有趣的现象。首先,是杨直接挑战了民进党的两岸政策神主牌,支持ECFA。只是包括杨在内,本来都知道,这是向中间靠拢的重要宣示;然而若非逼上梁山,有如杨现在的处境,否则没人敢弹这调子。由此正可看出,民进党做为一个“福佬党”、“台独党”,二十几年来在意识形态上,积重难返的局限性。
而正如许添财所抱怨的,民进党“吸收的人才少,赶走的人才多”,这现象的形成,不也来自意识形态局限性的作祟吗?党里已经多少人,为了主张“大胆西进”、两岸和解,而牺牲掉他们的政治前途?又有多少人,是像杨秋兴一样,要到了离开党,才敢说真话?最讽刺的,是还有更多的人,想赖在党里头,却只为了权力斗争,而被套上“几大寇”、“中国琴”等莫须有的罪名。
没错,赶走的人才多,尤其随着政治版图的日蹙百里、执政萝卜坑的益趋紧缩,党内矛盾和派系角力,将只会更加尖锐。而为了排除多余的竞争者,意识形态的正统性,相信只会更狭隘;神主牌效应,只会更加强。其结果,将可能造成反淘汰,让有包容力、肯走中间的党员,在党内愈难生存。反淘汰的另一结果,却可能是中间选票愈益流失,党的路线跟着越走越窄,杨秋兴脱党参选、许添财作壁上观,或许都象征着这一沉沦的启动。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