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解读陈水扁的“四阶段论”

时间:2005-08-09 15:53   来源:
  陈水扁近日再提所谓“中华民国四阶段论”,并称“午夜梦回还是‘正名’”。这是陈水扁在内外形势不容“台独”的现实下,先向“中华民国四阶段论”借壳,伺机破壳而出。当前,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陈水扁再度拋出“台独”分裂言论,挑起两岸对立,制造新的紧张,这违背了广大台湾同胞的愿望与根本利益。

     陈水扁的所谓“中华民国四阶段论”,即一九一二年“中华民国”在中国大陆成立,一九四九年“中华民国到台湾”,李登辉时代“中华民国在台湾”,二○○○年后“中华民国是台湾”。陈水扁把事实与“台独”理念混淆在一起,其最终目标还是引导到“台湾是独立国家”的结论上,即他的所谓第四阶段“中华民国是台湾”。我们需小心解读这“四阶段论”,才不会陷入他设下的言辞迷宫当中。

     “中华民国”这一概念,存在已久。孙中山先生当年在东京成立革命同盟会时,订出了“中华民国”之名,作为延续革命血脉的理念,以求万一大事未成而身先死,革命还可继续,及后辛亥革命成功,中国长达数千年的王朝帝制时代结束,成立中华民国,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提出“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可是,中国往后一直都在大动乱当中,因而徒有“民国”之名,完全没有民国之实,以致孙中山在离世前,也承认革命尚未成功。后来蒋介石执掌国民党,以军政强人的气概,投进对内对外的多场战役中,无力建设民国。

     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九四九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到李登辉当上“总统”之前,蒋介石蒋经国两父子,在台湾共执政差不多四十年,这段期间,中国共产党没有攻打台湾,国民党也无力反攻大陆,结果陷于漫长的对峙局面,在紧张的关系中维持现状。而自七一年,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中国。

     李登辉曾说“中华民国在台湾”,但他并非真的依中国历史源流看中华民国在台湾,其潜台词实是中华民国不在大陆,和大陆无关,所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平等并立,是两个不同的国家,最终是要把台湾与中国脱离任何关系,故后来推出“中华民国不存在”的说法,自打嘴巴。

     依严谨的政治观点看,在全球的国家名称中,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没有“中华民国”,否则就成了两个中国,但站在“一个中国”的历史立场上,并基于分治事实而作出的妥协,则“中华民国”在一些与国家定位无关的事情上,对台湾政情的最适合称呼。在“台独”分子眼中,最好是“中华民国”一词完全消失,仅余下“台湾”二字,以求去中国化,断绝和中国的任何关系,达成“台独”之目的。

      违背“四不一没有”承诺

      陈水扁以“中华民国是台湾”作目前的第四阶段,其实是基于这目的,彻底地偷换概念,前三个阶段中所说的“台湾”,是地理名词,是中国大陆东南面的大岛屿,但把“中华民国”和“台湾”之间画上等号时,却是另一回事。“中华民国”并非地理名词,因此,“台湾”也不再是地理名词,他意图把“中华民国”过渡到“台湾”,以台湾为国家,正如国民党所指,他是躲在“中华民国”的安全伞下玩“台独”。是在向“台独”团体交心,以弥补他不久前有关“任内做不到台湾独立”的言论引发的“独派”不满情绪,也有意和李登辉进行“台独比赛”。亲民党发言人谢公秉指出,陈水扁已违背今年二月以白纸黑字签下的“扁宋会十点共识”里“四不一没有”原则及所宣示的“中华民国宪政体制精神”,陈水扁相关讲法,“根本就是台独论调”。

      然而,“台独”是玩火自焚,并无安全可言。当前,两岸同胞正在努力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并且盼望尽快实现两岸客运和货运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促进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正如国民党“立法院”党团副书记长潘维刚建议,陈水扁应把心力放在民生经济上,不要老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打转,这样对台湾人民没有帮助,也没有任何意义。(黄远,自由撰稿人)

  编辑:海航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