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军事瞭望

俄"萨尔马特"导弹将突破美反导系统"最大杀器"

2016年05月27日 15:02:00  来源:中国网
字号:    

  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5月23日报道,俄罗斯新的RS-28“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弹道导弹终于要在数月内进行测试了。RS-28自2009年起开始研制,原定于2018年投入使用,现已推迟至2020年,甚至可能更晚。这种导弹据称是史上最大的重型洲际弹道导弹,将取代现役的“撒旦”液体重型洲际导弹。

  令世人惊悚的“撒旦”:苏联时期超大威力液体重型导弹

  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冷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在“确保相互摧毁”战略思想指导下,美苏两国将拥有完全摧毁对方的能力作为遏制战争的前提,因而走上了全面的核武器军备竞赛。因此,美苏部署了大量战略导弹,同时,两国又开始考虑自身核武器的安全性,开始发展射程更远、当量更大、分导式弹头更多的坚固地下发射井式的导弹核武器。60年代,“民兵”弹道导弹的部署和改进使美国在核军备竞赛中占据先机,于是苏联在60年代末开始发展第四代陆基核导弹R-36M,北约赋予其代号SS-18,并给它取了令人惊悚的别名“撒旦”。

  承担R-36M设计的是苏联著名导弹设计机构南方设计局,当时,该设计局由苏联导弹“教父”弗拉基米尔·费多罗维奇·乌特金领导。在那个时代,苏联国内有人提出了“还击—迎击”思想,即核打击应在来袭导弹离开敌人发射装置但还未到达苏联领土之时进行。这一思想不要求对导弹发射井进行抵御核爆炸的特别加固,从而降低了部署成本。但乌特金和其导师扬格利认为,应该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侧重报复性的“还击”,发展抗打击能力高的大威力洲际弹道导弹。这一思想得到了时任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的支持,为此苏联战略火箭军提出了分导式多弹头、竖井冷发射的要求。

  R-36M被设计为携带分导式多弹头或单弹头的二级导弹,在结构布局方面基本与SS-9类似,但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和更紧凑的配置,使导弹结构重量减轻。1971年,苏联开始R-36M的冷发射演练。1973年2月成功进行全程飞行试验,1975年12月R-36M正式装备部队。初期服役的R-36M为单弹头,后又增加了多弹头型和大威力单弹头型,北约代号SS-18 MOD 1/MOD 2/MOD 3型。

  R-36M是为打击发射井等加固目标而设计的,一开始就将大威力作为目标。在导弹设计中,注重了导弹的巨大推力,有效载荷接近9吨。巨大的推力使其可携带更大、更多的核弹头,R-36M单弹头威力甚至达到2000-2500万吨TNT当量。其多弹头型导弹可携带10个500千吨当量子弹头。R-36M发展到IV型时,其精度已达到350米以内。R-36M具有很强的打击硬目标的能力,被认为是良好的第一次打击武器。此外,由于该导弹子弹头多,可很容易饱和攻击敌人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最终在敌人阵地上空幸存的弹头比例较高。

  从俄罗斯的观点来看,R-36M的诞生在客观上减缓了世界武器竞赛和武器部署的进度。实际上,R-36M的确是西方的心腹之患。经过漫长的谈判和各种利益交换,美苏终于在1991年签署《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 I),要求将苏联的R-36M削减一半,允许保留154枚。而1993年美俄初步签署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 II)要求俄罗斯拆除所有的陆基分导式多弹头导弹,只能保留90个R-36M导弹发射井,并改为部署其它类型的单弹头导弹。

  但2002年《莫斯科条约》的签署使START II的削减计划宣告流产。虽然R-36M逃过了国际条约这一枷锁的束缚,但最终无法摆脱苏联崩溃带来的厄运。冷战结束后,继承R-36M导弹的除了俄罗斯外还有哈萨克斯坦,后者于1996年9月销毁了部署在其境内的全部104枚R-36M。此后,R-36M逐步超过服役年限,状态日益恶化,俄罗斯不得不逐渐削减R-36M的数量。

  “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重型导弹史上的“全球之最”

  2009年底,俄罗斯战略火箭兵司令什瓦琴中将宣布,俄罗斯将研制新的液体重型洲际导弹,以替换即将退役的SS-18和SS-19。随后不久,马克耶夫国家导弹中心、俄罗斯通用机械设计集团(礼炮设计局等组成)等单位开始新型导弹的预研工作,并参加项目竞标。2011年初,该项目竞标结束,马克耶夫国家导弹中心的方案脱颖而出。同年,俄国防部副部长波波夫金表示,俄国防部已将新型液体重型洲际导弹项目列入俄联邦《2011-2020年国家武器装备计划》,预定于2016年完成导弹设计研制工作,2018年装备部队。

  根据《2011-2020年国家武器装备计划》,俄罗斯将为新型液体洲际导弹拨款770亿卢布,约合16亿美元。2011年4月,俄战略火箭兵前总参谋长维克托·叶欣上将曾透露,新型液体洲际导弹“萨尔马特”将会在SS-18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改型升级,预计起飞重量略小于SS-18,但拥有更强的突防能力和投送能力,可更加有效地突破美国导弹防御系统。

  据报道,首枚“萨尔马特”原型导弹已制造完成,由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机械制造厂出产,所有部件均在俄联邦境内制造,这意味着俄制造重型洲际导弹将不再依靠乌克兰南方机械厂。根据计划,将于今年晚些时候进行“萨尔马特”原型弹“井下冷发射”仿照试验。倘若试验取得成功,俄将批量生产使其2018年开始服役。

  “萨尔马特”是使用液体燃料推进剂的重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北约代号SS-X-30。俄国防部副部长尤里·鲍里索夫暗示,“萨尔马特”导弹长度超过35米,弹头重约10吨,发射重量达100吨,能携带10-15枚分导弹头,射程赶过1.1万千米,这意味着该导弹将携带多达15枚独立瞄准的分导核弹头。这种导弹不只对弹头飞行轨迹进行了最优化设置,而且能让分导弹头从多个目标中进行识别性攻击,性能远超上一代R-36M液体推进洲际弹道导弹。

  一旦形成实战能力,“萨尔马特”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洲际弹道导弹。令外界疑惑的是,虽然“萨尔马特”导弹号称能突破所有反导系统,甚至能应对美国的“全球快速打击系统”,但其使用液体燃料推进,需要繁琐的维护保养,这和上世纪60年代服役的SS-18“撒旦”同属一种类型。相对而言,俄罗斯核武库中较新型的海基“圆锤”导弹和陆基“白杨-M”导弹、“亚尔斯”导弹均采用固体燃料。另外,“萨尔马特”综合利用诱饵弹、各种反制措施和高机动性弹头等技术,突破敌方反导系统。

  有俄军工人士分析称,虽然使用固体燃料有利于缩小导弹体积和实现机动发射,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使用液体燃料的导弹可以获得更强的运载能力。“萨尔马特”导弹可搭载的分导弹头赶过10枚,而使用固体燃料的RS-24“亚尔斯”导弹只能携带3枚分导弹头。另一方面,俄罗斯已花费巨大投资构建了发射井、指挥室、存储维护设施、通信和运输等相关配套设施,“萨尔马特”可直接使用这些基础设施。

  美国推进欧洲反导系统部署令俄加速研制“萨尔马特”导弹

  当地时间5月12日,美军在位于罗马尼亚德韦塞卢军事基地部署的反导系统(ABM)正式投入运行,并随时准备与北约在欧洲的反导系统接轨。位于波兰的第二处反导系统随后也开始建设,该系统预计于2018年完工。尽管美国和北约一直坚称此类系统仅针对伊朗等所谓的“流氓国家”,而非针对俄罗斯的导弹。但是,俄罗斯方面不接受这样的说法,俄方称此类部署“试图破坏欧洲的战略平衡”。在罗马尼亚反导系统启动当天,俄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我们的专家确信ABM系统的部署对俄罗斯构成显而易见的威胁。我们正在采取措施,确保俄罗斯达到必要的安全级别。”

  自2009年北约决定建立覆盖欧洲的反导系统以来,俄罗斯始终强烈反对,并称该系统将严重危害俄战略安全。早在小布什执政时期,美国政府就曾计划在波兰和捷克共和国分别部署更为强大的反弹道导弹系统,但由于遭到俄罗斯的反对而迟迟未能实施。俄罗斯表示,虽然在爆发大规模全球性核战争的时候,此类系统不会影响俄罗斯战略核武器的能力,但在规模较小的冲突中,该系统将起到重要作用。

  5月10日,就在罗马尼亚反导系统启用之前两天,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指挥官谢尔盖·卡拉卡耶夫称,俄罗斯正在开发新的洲际弹道导弹,能够穿透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卡拉卡耶夫说,配备重型导弹的RS-28“萨尔马特”井基导弹系统的开发已接近尾声,将于2018至2021年间开始服役。俄媒报道称,“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将配装YU-71超音速滑翔飞行器,或成为自冷战结束以来投入使用的最致命的核武器之一。该导弹可能采用“一体两型”的设计思路,针对西欧和美国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压缩”型用于对欧洲目标发动攻击,采用两级液体火箭构型,而针对美国本土的“标准”型则为三级构型,能将10吨荷载送达美国本土。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发表文章称,有关RS-28“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的具体消息非常少,但现有资料显示,它将是一个庞然大物,与“撒旦”导弹类似。该杂志强调,美国新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个头都未必能及“萨尔马特”,美国需要新型导弹以遏制俄罗斯。另据《原子科学家公报》披露,莫斯科目前拥有4500枚核弹头,其中大约1780枚战略核弹头部署在导弹和轰炸机基地。其中,俄罗斯部署了大约311枚洲际弹道导弹,可以携带大约1050个核弹头。另外700枚战略核弹头与大约2000枚非战略性核弹头一起被贮存起来。

  据悉,到2018年,俄战略导弹部队70%的洲际弹道导弹将实现升级和现代化。俄罗斯的现代化努力是对西方导弹防御系统日益成熟的有力回应。到2021年,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计划拥有同等数量的固定式和移动式洲际弹道导弹系统。然而,这支战略导弹部队最强大的未来武器便是RS-28“萨尔马特”导弹。(谢武)

[责任编辑:李杰]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