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至今已70周年,世界上许多国家均以不同形式来纪念那段给人类带来深远影响的战争——通过铭记那段惨痛记忆带来的历史教训以时刻保持警醒,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进而在各国和平共处的基础上谋求合作以推进人类共同发展繁荣。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各国对于战争的认知并没有达成全面共识。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东亚地区,日本和中、韩国家有关二战历史认知存在着巨大分歧,自止战之日起争议不断。
近年来,尽管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如火如荼,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自发驱动的,而非建立在区域内各国彼此认同的全方位的合作。因此,经常被人诟病为没有“地区主义”的合作。
试想,东亚地区凝聚力缘何较差?处于地区合作的重要发展阶段,东亚共同体建设为何迟迟无所进展?这些问题都可以在70年前那场战争中寻得答案。
对于东亚各国而言,对 “战争的记忆”存在差异,这种不对称性深刻地影响到当今各国对于战争的认知,导致在道歉和赔偿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给当前区域合作设置障碍。
尽管中日韩三国之间经济利益联系得比较密切,但中日、日韩关系经常受战争历史问题困扰。中国、朝鲜、韩国、菲律宾、泰国等东北亚国家和东南亚国家对关于日本的战争记忆认知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对于相关国家与日本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由此可见,对于东亚地区合作而言,“战争的记忆”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国家间有关“战争的记忆”的差异,已经构成了现实中“记忆的战争”。
“战争的记忆”体现在国家对于战争的认知框架、个人对于战争的记忆等各个方面,受国家历史叙事、战争得失、文化习性等多种因素影响,是国家与个人共同建构的产物。对于已经成为历史的战争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弥合战争造成的创伤。有关各方如果不能妥善解决战争认知分歧问题,将导致战争历史问题与现实分歧相互交织,对国家间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当经历战争的一代逐渐老去和离开,战争本身已被有关“战争的记忆”所取代。而我们更应该关注“记忆的战争”,因为这将导致战争创伤久久难以愈合。对于经历战争的各国而言,应该本着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让战争以记忆的方式延续。(凌胜利,外交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