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伞镇民居纷纷升起五星红旗,以防遭缅甸军方战机误炸。
“每次缅甸果敢战端重启,中国这边最先痛到的一定是镇康县的南伞!”20年前到云南做生意,现在已经在南伞安家置业的湖南商人魏立炜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我们对中国领导人说的‘坚决维护中缅边境的安全稳定’感受最切身。”位于中缅边境的南伞,与缅甸掸邦果敢相连,距果敢县城仅8公里,有“中缅边境第一镇”之称。由于果敢地区发生战事,《环球时报》记者日前赴南伞采访。令记者感受颇深的是,中国政府、军队和地方政府此次应对突发事件迅速而坚决,给了生活在当地的中国民众“定心丸”。值得一提的是,缅甸和谈代表19日表示,缅政府已同意举行果敢议题专题讨论。缅北和平露出曙光。
中缅边境“第一镇”
19日,缅甸全国停火协调委员会成员吴昆奥甘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缅甸政府已同意在第七轮全国停火协议谈判结束后举行果敢议题专题讨论。此前,缅甸政府和军方断然拒绝讨论此事。
不过,近日果敢地区战事仍很激烈。果敢同盟军311旅旅长19日晚对外透露说,当天的战事从上午10时开始,一直持续到晚22时还没有停息。事实上,《环球时报》记者18日亲身感受到战斗的激烈——缅政府军对东山区扣塘方向的炮击,平均每分钟发射一发重型炮弹,雷鸣般的炮击声在中国边境地区清晰可闻。
南伞民众密切关注着果敢战事。“我们这里距省会昆明884公里,距临沧329公里,距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只有八九公里”,世代生活在南伞的潘世华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抬抬脚就可以出国了。”
南伞隶属临沧市镇康县,地处云南西南边陲和中缅边境中段。两国在此的国界线长47.583公里。按南伞官方的说法,南伞有着特别的区位优势:东进临沧,南下普洱、西双版纳,北上保山、德宏,西出缅甸,是古西南丝绸之路重要通道,对外开放的内陆窗口。特别是随着县城南迁至南伞,南伞已成为临沧的开发投资热点。但缅北战事爆发后,这座小镇就变得不那么安宁了。
果敢战事对地方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旅馆业者最清楚。在南伞经营多家旅馆的赵老板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战事对南伞经济的影响,我们经营旅馆饭店的最先知道。5年多来饭店旅馆数量的迅速增长,说明稳定对我们业界的发展起着推进作用,可最近入住者逐渐减少。原来在果敢做投资生意的浙江生意人和一个马来西亚华侨,居然嫌一天170多块(人民币)的旅馆费用高。还有一些国内生意人因不知道战事何时结束,也离开南伞回老家等候。”
在南伞国门路做珠宝翡翠生意的缅甸人吴温吞因为客人少而生意骤减。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如果生意再不起色,我也只能关门回瓦城了。”
甘蔗是南伞镇最大的经济支柱作物,南伞镇抓住糖价上扬的有利时机,把发展甘蔗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支撑产业来抓,进一步巩固提升甘蔗产业。南伞镇村民规划甘蔗面积4.5万亩,总产量18万吨。而南伞糖业有不少甘蔗来源于缅甸的果敢地区。
“我现在是心急如焚呀!”开糖厂的林先生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甘蔗收购受影响太大了,我在果敢订的完全不可能收回来了,而靠近边界中国这侧的甘蔗现在也没人敢去砍。再过两个月,这些甘蔗就开花废了。”
果敢的甘蔗已经毁于战火。3月7日中午12时,果敢东山区石洞水丫口、南湖塘、大石岗坝、帕卡等地的甘蔗园先后发生严重火灾,大火持续烧了一天一夜,直至8日中午才自然熄灭。根据目测,有将近2000亩甘蔗园被烧毁。事实上,自2月9日果敢战事爆发至今,果敢地区已有很多甘蔗被烧毁。据《果敢志》记载,2011年果敢地区的甘蔗种植达13.4万亩,每亩以4吨计,每吨价格400元人民币。至2015年,果敢地区的甘蔗种植面积约在15万亩左右。
南伞国门恢复开放
果敢战事对临沧市的边贸冲击是直接而明显的。3月19日下午,《环球时报》记者在南伞国门看到,有极少数的边民越过边界到缅甸果敢那侧,也有一辆货车从果敢方向开来。国门恢复开放。不过,车辆和人员过往极少。3月17日,在临沧市唯一的国家一类口岸—清水河口岸采访时,记者能听到远处的炮声。尽管如此,清水河口岸的安检和货物进出口等工作仍在正常有序地进行。
清水河口岸的运输司机表示,缅甸果敢打仗以后,有时候缅甸军方不放一些车辆进来。他还说,“现在每天都能听见炮声。有点怕炮弹,(因此)现在跑运输还是很危险的。”据当地边境管理部门消息,自2月9日缅甸果敢地区爆发冲突以来,进出清水河口岸的人流、车流和货物流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其中人员出入境数量从2月9日前每天最多有2600多人次,一度下降到每天200多人次;进入3月,人流有所恢复,最近几天恢复到每天1400多人次。而车流量则从冲突前每天最多的1400多辆次下降到目前的600多辆次。
2014年11月,第四届临沧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在南伞镇开幕。参加过边贸会的吕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原打算大展身手的,因为那届边交会由云南省商务厅、省招商合作局和临沧市政府共同主办,吸引了印度、哈萨克斯坦等13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的278户企业参展。开幕式上签约30个项目,协议金额达188.45亿元,涉及生态农业、房地产、建筑建材、物业物流、旅游开发等领域。但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事打乱了我们的计划。现在只希望能早日和平,方方面面能坐下来谈。”
在《环球时报》记者19日结束采访离开南伞时,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地方官员衷心地说:“希望早日恢复和平。”他介绍说,南伞镇辖14个村委会2个社区,现有8158户33777人,其中农业人口5735户,27517人,劳动力1512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14309人,从事第二产业276人,从事第三产业542人,“只有和平之后,我们才能加快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权当对面的炮声是打雷”
总的来看,《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在南伞看到的是,原来担心战事造成当地物价上涨现象没有出现,环城走的电动“公共电瓶汽车”坐大半个县城也就2块钱,小摩托5块钱跑全城各处,普通旅馆标准间一晚上120元至160元不等,瓜果蔬菜的价格也没有太大变化。“除了事发前两天因大量人员涌入,特别是准备回家过年的内地商人让旅馆住宿价格提升外,后来就完全平稳了。”经营饭店的董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其实,相比于5年前的“果敢8·8事件”,《环球时报》记者这次感受最深的是中国政府、军方、云南省和临沧地方政府迅捷而果断的反应措施。
战事爆发不久,数万人次的果敢边民涌入中国国境,中国红十字会迅速在南伞周边及稍远的麦地河设立难民区。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红十字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先后搭起帐篷城,将此前散落在河边山谷中的难民接入安置点,提供充足食物并保证医疗健康。
为减轻中国红十字会的负担,镇康县政府也为能找到就业的果敢民众提供方便,比如说到当地旅馆、超市等从事服务员行业。《环球时报》记者看到,虽说有数万难民涌入镇康,但县政府所在地南伞并没有显得人多且杂乱。在县城公园里,傍晚时分出门锻炼的民众神情自然,而入夜之后,南伞街头不时可见武警和公安的巡逻车辆。
临沧市政府的边境安全与稳定措施直接而迅速。《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临沧市市委书记李小平率领导班子于3月17日至18日到耿马自治县、镇康县调研边境维稳处突工作。他们首先前往耿马县孟定镇山头寨村、大水桑树村看望慰问“3·13”缅甸军机炸弹伤害事件的遇难者家属。
“解放军的进驻成了我们的定心丸与主心骨”,南伞居民孟雨欣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和家人每天傍晚都要去看看停在那里的武装直升机。”自《环球时报》记者17日抵达南伞至19日下午离开,每天都能看到中国军队的武装直升机早晚不定时在中缅边境巡航,双机或者三机编队进行。此外,当防空部队进驻125界碑附近时,许多南伞居民专门打车前往观看。
玉石商人李洁的商铺靠近南伞国门:“之前一到晚上就能听到国界那边的炮声,让我心惊肉乱,现在看到解放军进驻了,心里安定很多,权当对面的炮声是打雷,因为感到安全与踏实了。”(环球时报赴云南特派记者 邱永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