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台新宇宙基本计划 太空军事化迈出实质步伐

时间:2015-01-23 09:34   来源:中国网

  2015年1月9日,日本负责空间政策制定的最高机构——宇宙发展战略本部出台新版《宇宙基本计划》,该计划共27页,包括前言、有关围绕日本宇宙政策环境的认识、日本的宇宙空间政策的目标、日本在推进宇宙空间政策方面的基本态度、有关日本宇宙空间政策的具体建议等五个部分,对日本航天发展的目标、原则、策略和具体措施进行了系统阐述。

  一、首次确立日本宇宙空间政策的目标结构

  与前两版《宇宙基本计划》显著不同的是,新版《宇宙基本计划》首次明确阐述了日本宇宙空间政策的目标结构。新版《宇宙基本计划》列出的目标结构共包括三大目标:一是确保宇宙空间安全。包括确保宇宙空间稳定利用、扩展宇宙空间在安全保障领域的利用和通过宇宙空间合作强化日美同盟;二是推进在民生领域内的宇宙空间利用。包括利用宇宙空间解决全球性问题及构建安全安心、富足的社会,以及打造相关新产业;三是维持与强化宇宙空间产业和科学技术的基础。包括维持和强化宇宙空间产业相关基础,以及维持和强化实现价值的科学技术基础。其中,第一个目标“确保宇宙空间安全”被明确列为优先目标。

  二、制定实施日本宇宙空间政策的三条遵循原则

  一是关注利用宇宙空间能够创造的价值。包括能否为陆、海、空现有防卫力量提供有效支援;能否满足国内外需求,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在国外的销售额;研究成果能否适时与适当地向其他领域开放,对推动日本宇宙空间产业的振兴及相关产业的更新换代与提高生产效率、创立新产业等有扩散效果,建立起技术成果与利用需求的有机循环等。

  二是确保政策实施与预算分配相吻合。因为新版《宇宙基本计划》所列的每一个项目都设定了今后10年内明确的成果目标,不仅在事前,在事后也要进行性能与预算评估,以此来实现政策效果最大化。

  三是各项目的完成目标不固定化,而是根据环境变化调整确立更有意义的目标。考虑到日本所面临的严峻的财政制约,在考虑实现现有项目的高效化与合理化的同时,还要让宇宙空间政策更富有弹性。在确定与修改“进度表”时,政府应从整体上确保必要的企业数量,确保必要的财政资源,确定优先顺序,推进落实宇宙空间政策,以此追求效果最大化。

  三、实现日本宇宙空间政策目标结构的具体策略

  (一)“确保宇宙空间安全”具体策略

  1.提高空间系统抗毁能力

  谋求卫星系统的分散化,加强与盟国在卫星功能上的合作、人造卫星实现航天仪器设备的共享搭载、灵活利用商用卫星、完善应急小卫星、加强与地面系统的相互补充,建立能有力抗击物理碰撞、网络攻击与电磁干扰的宇宙空间系统,全面加强在宇宙空间系统受到严重影响时的应对能力。

  2.增强卫星定位、通信、情报搜集和预警能力

  导航卫星方面,确立“准天顶”导航卫星的7星体制,实现“连续定位”。2015年开始着手研制后续卫星,以继续维持4星体制,2017年开始开发3颗后续卫星,争取于2023年投入运用

  情报收集卫星方面,2015年开始研发新型光学卫星,2019年投入使用,2016年开始研发新型雷达卫星,2020年投入使用。2015年着手开发数据中继卫星以强化情报收集卫星的体制,并探讨应急型小卫星与情报收集卫星融合作业的可行性。

  通信卫星方面,2015年着手开发抗毁性强、可有效解决今后遥感数据量剧增及频谱资源稀缺问题的数据中继卫星,2019年发射。将X波段军事通信卫星网扩充为3星体制,确保“高抗毁性、高保密性的卫星通信网”。2016年着手开发X波段防卫卫星3号星,增强保密通信能力。

  空间态势感知方面,在2018年上半年之前,建立起空间态势感知相关设施与防卫省、日本航宇探索局等相关政府机构的一体化运用体制。同时,就日本与美国战略司令部等加强协作的方式展开磋商,开展情报收集与协调,推动运用体制的构建。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