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安倍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向二战阵亡在此的日军纪念碑献花
中新网10月21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近日发表文章称,最近,关于日本走向的话题不绝如缕,是走向军国主义,还是继续和平主义?日本何去何从,关乎区域兴衰与福祸。因为日本无疑是个问题大国。观察日本发展走向,离不开两面镜子,即历史和日本国家路线。
文章摘编如下:
一是“历史”镜子
以历史为镜看,日本历史,尤其近现代史书写的历史真迹、文化历史观,是一面挪不开的镜子。几百年来,日本从未放弃过征服亚洲(东亚)大陆的基本政策,其核心是赤裸裸的侵略扩张。其思想渊源是德川幕府末期出现的“海外雄飞论”。所谓“海外雄飞论”,是当时日本儒学家、国学家和洋学家从不同角度集中论述的对外扩张主义思想,矛头指向朝鲜和中国。
民族性的东西是有历史传承的。桃太郎传说就根植于日本民族的历史中。桃太郎传说作为一种精神象征物,深深地镶嵌在日本人的灵魂里。桃太郎传说体现了日本民族精神:为财富侵略别族。日本文化中还有一种“皇国史观”,即军国主义历史观,其核心就是把日本说成是“神的国家”,日本的国土等都是“神”给的;将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略战争说成是“自存自卫”。今天安培政府及右翼的言行、历史观和“自豪感”无出其右。
日本军国主义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有其历史原因。从明朝中叶倭寇祸害邻国起直至现代,日本奉行的就是军国主义路线。日本若不能从“错误的思想”(文化、历史观)中走出来,就难以走上正确的道路。
二是“国家路线”镜子
现实的镜子尤为重要。即建立在某种发展观(战略思维)上的国家道路或路线。观察日本是否继续它的“和平主义”路线,更重要是看它正在选择走什么道路。日本国内有三条道路争论:一是走“和平主义”(也称“小日本主义”);二是走“大日本主义”(国家正常化);三是走遵循区域化、全球化趋势的竞合路线,即加藤嘉一的中间路线。
“和平主义”和“大日本主义”的发展观,是日本思想家石桥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主张。“大日本主义”是把军事力量和武力征服放在首位的军国主义、国家主义,核心是“军事立国论”。而“和平主义”(“小日本主义”)则是通过改革内政,促进个人自由和活力,立足于产业主义,以达到利国富民之目的,核心是“产业立国论”。
选择“和平主义”的“绝好机会”是日本战败;上世纪50至70年代,约莫实行了30年。从20世纪初开始的大部分时间里,日本都在奉行“大日本主义”。
现在奉行“大日本主义”主要依据是:日本自然禀赋与市场条件,认为国家地域狭小且资源禀赋先天性不足,完全无法满足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国际情势变迁,认为实行70余年的“和平宪法”已经不适应国际形势,与其经济大国地位不相称;“军事立国论”现实基础具备,战后建立的雄厚工业基础、科技实力、物质财富、人才储备及军事实力,为推行“大日本主义”提供了物质条件。
日本是一个“忍者”国家,崇尚“武士道”精神。它以何种方式去追求“大日本主义”日本梦,确实难以臆测。需要指出,日本已发展到了某种历史关头,它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发展路线,对东亚邻国影响不可掉以轻心,东亚邻国可谓是首当其冲。若无法把握其和平主义,那么“两手准备”就是唯一可行的选择。(张长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