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陆协同作战反思甲午战争中日战力差距悬殊

时间:2014-04-18 19:26   来源:环球网

  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战争,这一性质决定了日本与中国的攻防战略选择。由于进攻一方的日本是海外征战,故其作战形式必然是海陆协同的联合作战,而防御一方的中国也必须以海陆协同作战来应对。从军事角度看,甲午战争谁胜谁负,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双方对海陆协同作战的认识水平,以及由此形成的作战条件、作战准备及作战指挥。

  一、中国海陆实力远逊日本

  日本为发动侵华战争已经进行了20多年的准备。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陆军已有7个野战师团,共计12万余人;海军拥有军舰31艘,鱼雷艇24艘,总排水量6万余吨。日本不仅在兵力建设上具备了海陆协同作战的基本实力,其军事体制的现代化也为海陆协同作战提供了组织保障。1894年6月5日,日本又成立战时最高指挥机构大本营,以确保在其即将挑起的侵华战争中对海陆联合作战的统一指挥。

  中国方面早已预料到日本将是中国永远之患,后来兴建海军就是以日本为假想敌。但由于制度落后,尽管搞了近30年洋务运动,但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还很低,军事自强效果并不理想。清朝陆军正规部队由八旗、绿营组成,虽有数十万之众,但均属旧式军队。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节制的具有一定现代化因素的淮军,也只是配备了新式枪炮而已,在编制上与旧式军队并无本质区别,且数量不过2万人左右。新式海军则是由地方大员分区组建的。北洋海军于1888年成军,在当时堪称亚洲一流;但没有成军的南洋海军仅有6艘尚可出海作战的军舰,战时又很难实现统一使用;后来只有广东水师的3艘军舰归入北洋海军参加了对日作战。由此可见,当时中国海陆军协同作战的基本实力远逊于日本。

  二、朝鲜战场两次协同惨败

  甲午战争是因朝鲜问题而起,中日之战第一阶段的战场也就不可避免地集中在朝鲜及其附近海域。因此,在军事部署上,中日两国都涉及海外兵力投送问题,于是便有了海军护航的客观要求。中国方面有两次海军参与的经海路向朝鲜投送兵力,但由于事先没有切实可行的计划,临时又未对敌情作出准确研判,最终都导致了极为不利的严重后果。

  (一)中国海陆军在朝鲜战场的第一次直接协同是增兵牙山,具体行动是海军派舰至登陆点掩护运兵船登陆,由此引发了丰岛海战。

  (二)中国海陆军在朝鲜战场的第二次直接协同是增兵平壤,具体行动是海军为运兵船护航并守护其登陆,由此引发了黄海海战。

  三、中国战场“水陆相依”而亡

  中国战场的海陆协同主要是两次登陆与抗登陆作战,一在辽东半岛,一在山东半岛。

  (一)在日军海陆协同登陆中国本土的辽东半岛之战中,中国方面并没有组织实施抗登陆作战,也不存在任何海陆协同的抗敌行动。

  (二)接下来的山东半岛之战,几乎就是辽东半岛之战的重演,所不同的是已无处可退的北洋海军被迫与岸防部队“水陆相依”进行了最后一搏。

  纵观甲午战争的整个过程,中日双方投入的兵力均有海陆两军,但海陆协同作战的水平却表现出极大差距。正因为中日之间在海陆协同作战能力上的差距悬殊,才导致战场的天平不断发生倾斜,乃至影响了战争的结局。但要继续探寻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显然已经超出了海陆协同作战本身。如果可以概而言之,中日之间海陆协同作战水平的高下,其实质是两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差距。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