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衅中国防空识别区的日式伎俩:昨天、今天、明天

时间:2013-12-02 11:01   来源:人民网

  防空识别区,顾名思义,是指一国基于空防需要所划定的空域。目的在于为该国军方及早发现、识别和实施空军拦截行动提供条件。目前,世界上有二十多个国家划设了防空识别区。2013年11月23日,我国根据一九九七年三月十四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一九九五年十月三十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二〇〇一年七月二十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我国的防空识别区是依据国内法划设的,亦完全符合国际法及国际惯例,正可谓既合理又合法。然而,早于中国44年划设防空识别区的日本近日来拉拢美国等多方势力对我划设防空识别区的行为横加指责。回顾历史,分析当下,遥望未来,日本有关防空识别区的一系列举动不仅影响了地区稳定,而且包藏了重要的战略企图。

  1969年,日本设立并公布实施了防空识别区。四十多年来,日本对其防空识别圈进行了数次调整,使其范围已经远超日本方面的空防需要。在此期间,日本针对东海方向的防空识别区进行了两步处理:其一,借防空识别圈凸显其“海洋利益圈”。经过多轮扩张,日本在东海方向划设的防空识别区不仅非法囊括了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空,而且局部甚至越过了日本单方面主张的所谓“东海中间线”的空域范围。其二,偷换概念,愚弄国际社会。在日本划设的防空识别区范围内,日本方面故意混淆领空与防空识别区的概念,并以此为据,多次派出战机非法监视、跟踪我国军机甚至无武装的海监飞机。

  我国划设防空识别区后,日本则立即纠集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军事盟国”共同对我正常的划设行为进行指责、攻击。殊不知,日本已打错了如意算盘,美澳韩等国在这一问题上各有谋划,且与日本方面不尽相同。澳大利亚实质上是跟随美国“打酱油的一方”,不会也无法做出进一步举动;韩国方面也已针对苏岩礁的问题做出澄清,以此防止中方的误会;美国看似为日本站台帮腔,实则是出于一己之私利。美国近年来进行海洋战略调整,将过去强调全球性威慑能力的蓝水战略升级为强调对他国滨海地带控制能力的棕水战略,故而其需要进一步依托军事同盟和地区争端,美方担忧的是中国划设防空识别区的行为打破其心中的“东海力量平衡”。美国近日一系列言论和举动都是根源于此,其与日本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的战略企图则并非完全重合。

  以中国划设防空识别区为借口,日本方面展开了新一轮战略扩张的计划,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在小笠原群岛方向扩展防空识别区的范围。依笔者看来,日方此举目的有二:首先,日本方面与美国针对中国的“战略围堵”仍然没有摆脱“岛链封锁”的窠臼。日方在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时进行挑衅是维持“第一岛链”之策,计划在小笠原群岛方向扩展防空识别区则是强化“第二岛链”之举。其次,日本将小笠原群岛附近的冲之鸟礁“变礁为岛”,企图将43万平方公里的国际海域占为己有,故而先用“防空识别区”将其包围,在战略上徐图缓进,战术上小步快跑,其目的仍然是希冀通过无限制的海空扩张实现其“世界大国”迷梦。(本文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海疆问题专家王晓鹏)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