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关于修改宪法不需要对外解释的言论一经抛出,立即遭到国际社会与日本国内的反对。5月3日日本宪法日当天,日本各界约3500人在东京举行抗议集会和游行,反对修改和平宪法第9条和第96条。
自民党1955年建党之际,即把制订“自主宪法”作为政治目标。安倍继承外祖父岸信介的政治衣钵,执迷于修宪,2007年任首相期间即推动国会通过以修宪为唯一适用对象的《国民投票法》,在法律程序上为修宪铺平了道路。同时,鉴于直接修改和平宪法第9条难度太大,安倍改变策略,欲从易到难,先从第96条入手,企图降低修宪“门槛”。日本宪法第96条规定,宪法修正案首先需要国会参众两院各三分之二以上议员赞成,再交由公民投票,必须获得半数以上赞成才可通过。
二战结束初期,美国为阻止日本军国主义东山再起,替日本制订了和平宪法,但此后从现实战略需要出发,对日本宪法问题奉行了实用主义态度。面对日本修宪,美国官方立场一直没有明确。
美国政府三缄其口,首先是为避免成为日本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矛头所指。冷战后,美国很注意改进对日本的驾驭术,“不站到日本民族主义的对立面”,对修宪问题刻意不表态。而更深层的背景是,美国陷于战略纠结之中。基于制衡中国崛起的战略需要,美国希望看到一个更强、更给力的日本。但是,阉割和平宪法第9条将直接挑战美国对日本的战后安排、危及战后国际秩序。这将激化日本与中国特别是美国另一个盟国韩国的矛盾,甚至引发美国国内政治问题。
日本战后发展得益于总体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普通民众是和平宪法的最大受益者,反对右倾民族主义立场的和平力量仍很强大。民调显示,日本民众对修宪的态度总体是理性的。如果说安倍在岛屿争端上的对外强硬政策得到了国内支持的话,其纵容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侵略战争历史则开始与主流民意相背离,至于修改和平宪法第9条,即使在自民党内部也面临着重重阻力。
和平宪法既是对此前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清算,也是对战后日本发展道路的规定。在此意义上,修宪就不仅仅是日本内政问题。日本民众是决定和平宪法存亡的关键,而国际社会,特别是昔日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邻国的反应也极为重要。因为旷日持久的“宪法之争”,必将是在日本内外互动的过程中展开,邻国如何反应、能否坚定而巧妙地采取行动,将直接影响日本民众以及美国的态度。(作者杨伯江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