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称“火焰”病毒效迟滞了伊朗核武器发展

时间:2012-07-20 11:52   来源:解放军报

  由于巨大的破坏力和杀伤力,热核武器一问世,就成为有核大国最为重要、最为有效的战略威慑手段,在整个威慑体系中占据顶层位置。即使21世纪的今天,全球防核扩散成效明显,精确制导武器广泛运用,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投入运行,已使核武器的实战空间进一步压缩,拥有陆海空三位一体的二次核打击力量,仍是评判一个国家战略威慑能力的重要标志。

  网电威慑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各领域后产生的。指在信息网络和电磁空间,通过充分显示强大网络优势和电磁对抗能力,令对方因惧怕不堪后果而不敢贸然采取行动或有所收敛。2010年,“震网”和“火焰”病毒神秘出现,使伊朗境内包括布什尔核电站在内的5个工业基础设施遭到攻击,核设施浓缩铀离心机遭受严重破坏。之后的维基解密,以及北非社交网络推波助澜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等,更使各国充分认识到网络及网电武器的厉害。为此,2011年5月,美国在《网电空间国际战略》中正式提出网电威慑战略,宣布要“惩戒网络敌对行动”,声称要“建立国际威慑联盟应对网络空间的恶意行为”;在《网络空间行动战略》中,更进一步明确了网电威慑的实施方法,要求美国防部能够“同步、实时地发现、监测、分析以及降低网电攻击威胁,在对美国防部网络系统造成破坏之前,发现和阻止恶意网电攻击行为”。

  相比于核威慑而言,网电威慑确实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作用范围更广。既可在军事层面进行威慑,又可引发经济失控、交通瘫痪、金融危机、社会骚乱等,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层面进行威慑。二是防范更难。由于计算机病毒等网电攻击武器既可提前植入,又可通过无线网络渗透,且很难定位攻击源,难于防范,所以威慑运用更加灵活,可信度更高。三是非对称性更强。一次小的网电攻击就可能造成严重危害。2008年,一个感染病毒的U盘插入美军保密军用计算机,就使其非保密网络及军用机密网络都遭到破坏,被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威廉·林恩称为有史以来对美国军方电脑最重大的一次破坏。而在现实世界中,即便总体实力处于劣势的国家,只要掌握某一核心技术,亦可对对方形成一定的网电威慑。

  美国兰德公司将核战争和网电战分别列为主宰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战略战”,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核威慑与网电威慑的战略地位及相互关系。一方面,核威慑作为火力硬威慑的最高形式,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正如2012年6月16日《原子能科学家公报》所指出,网络武器威胁堪比核弹,新的大规模毁灭时代即将来临。在网络战与电子战已无明显界限的情况下,网电威慑与核威慑“比肩齐驱”并已经开始“崭露头角”。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化条件下核威慑与网电威慑共存发展、互补融合的一体化特性日益明显,核威慑离不开网电威慑的有效支撑,网电威慑对核威慑具有增减效应,比如世界首次网络战的“震网”和“火焰”病毒,就有效迟滞了伊朗核武器发展。概而言之,核网电一体威慑,已经具有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