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军事网站《Viggen军事论坛》2012年4月9日发表文章,对美国《航空周刊》4月4日发表的有关中国航母发展可能引发亚太航母竞赛的文章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站在中国的角度上讲,大力发展航母已经成为无法逆转的趋势,且其航母优势明显,其他亚洲国家难以与其进行竞争。而站在以日印为代表的,意图发展航母的其他亚洲国家的角度上讲,其在技术与政治上面临的诸多局限,也决定了其在事实上缺乏对高端航母的需求,且其在发展本国航母的过程中,也将受到诸多限制。因此,随着日后中国国产航母的服役,势必将主导西太平洋与部分印度洋海域,但短期内,尚无与美国展开全球化竞争的可能。
本月初,俄媒报道,在俄罗斯经过漫长改装的印度“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将于本年5月份试航。几乎与此同时,关于中国日后将建造大型核动力航母的消息突然增多。而较早之前,日本也通过其军事网站非官方的曝出了其所谓“保升”级航母的设想。亚太地区的航母竞赛似乎一触即发。但着眼于中国相比日印在航母发展战略与技术上的明显优势,至少在亚洲地区,几乎没有国家有能力与中国在航母领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而对于世界头号航母国家美国而言,作为新兴航母国家的中国,在可预见的时期,其既无能力也无必要与其进行竞争。
首先,中国独有的优势——独立的战略、技术发展环境
众所周知,受制于建国前的长期弱势,以及建国后过于薄弱的技术基础,中国海军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低端发展过程。担任规模庞大中国海军主力的始终是驱护舰一类的中小型水面舰艇(与航母及巡洋舰相比)。对于中国长达18000公里的海岸线,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均无法进行有效的捍卫,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凡是与中国存在海上边界的国家,几乎全部与中国存在领海争端。但随着中国于1984年购进原澳大利亚海军的“墨尔本”号航母的船壳,中国开始了对航空母舰的实质发展。而在苏联解体之后,大量苏联航母技术,随着三艘俄制航母大量涌入中国。因此,截至上世纪末,中国已经全部接触并部分掌握航母关键技术,而日益发展的海外利益与海军整体实力,也为中国构建具备自身特色的航母战略创造了条件。
尽管自本世纪初起,中国海军的作战任务逐渐由“近海防御”向“远洋攻防”转变,但在可预见的时期,即使中国装备大型航空母舰,中国海军仍是一支防御性的海上力量。其航母战略的核心在于,以航母为核心的海上编队,有能力对中国主要的海上运输线进行常态化的高强度巡航。有能力在非战争环境下,随时应对各种程度的海空威胁。同时,在缺乏大型岛屿的中国南海,可以在任何区域内,对各种岛礁进行两栖登陆,或在对被他国侵占的岛礁进行抢滩登陆的同时,有能力压制这些国家可能的海空威胁。因此,中国航母战略的核心实质就是在缺乏海外基地的情况下,保持对世界各热点地区的力量投送能力,以及对远离本国力量核心的海洋国土进行有效捍卫。而在形成这一战略的过程中,起到限制作用的关键性因素,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国内,因此,相比日印等国,中国的发展难度是相对较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