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军事能源战略安全

时间:2012-03-15 10:59   来源:解放军报

  近日,英国和阿根廷就马岛问题再起争端,主要原因是这里海底新发现了丰富的能源。世界各地的海洋权益争端之所以近年间呈越演越烈之势,也多是与争夺能源有关。

  能源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军用设备和各种武器的粮食,没了能源,现代作战平台无法启动,自动化指挥系统无法运行,后勤保障更难以为继。

  纷纷扰扰的世界各国能源安全追求,除了经济利益,一般都不排除对军事能源安全的战略考量。超级大国一直将控制世界能源,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近年更突出加大了对能源重地及其运输通道的军事防范,仍以能源控制为重要战略目的。一旦其战略目的达成,即使我们建立了较多的能源储备,相对能源耗费日益增大的现代战争,也是杯水车薪难以持久,最终还会陷入战略被动。所以,我们在尽可能广开传统能源之路的同时,还应学会两条腿走路,力争在军事新能源的开发运用上实现突破,走出军事新能源多元式发展道路,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应在广泛借鉴中实现军事新能源嫁接式发展。比如普及使用小排量发动机,降低液态氢制作成本,制造高效能的蓄电设备,甚至是将饱受诟病的地沟油转化为高质量的生物柴油等,这些方法技术的借鉴嫁接和创新,实质上都是在发展低成本高效率的替代性军事能源。必须善于收集借鉴新能源研发运用的经验方法,有针对性地消化吸收,切实为民为军所用。

  应在加强合作中实现军事新能源共赢式发展。军民融合是实现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动力,研发普及军事新能源技术时,一定要积极主动与地方协作,充分用好地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力量突破瓶颈。

  发展军事新能源的关键,在于独立自主的创新技术和实现路径。严酷的现实使人们看得越来越清楚,不论是传统能源的安全保障,还是新能源的研究突破,依赖别人就可能受制于人,真正公平合理的贸易供应,也得靠实力艰难争取。一般的经济能源尚且如此,军事能源的战略保障更不能将主动权交出去。所以,真正实现军事新能源的发展,最可靠的思路还是自己创新,既在科学技术上寻突破,也在实现路径上寻突破。

  实现军事新能源的创新发展,必须依靠专家学者和专业团队,也要充分尊重基层官兵的主体创新地位。发扬军事民主,激发官兵和群众的创新精神,是我军和我国科技进步的传统经验。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应特别注意收集整理推广官兵的实践经验,点燃其思想火花,依靠群众力量推进军事新能源研发运用的渐进性发展。(宫春科)

编辑:樊玉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