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大宗对外军购,俄政府和军方试图警告本国军工系统:如果你们的报价不合理,我们索性买外国货。
近两年间,俄罗斯国内军火市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异象:军方不理会本国企业与媒体的抗议,屡屡与国外军火商签下军购大单。在军队与国防工业两大系统矛盾激化的背后,是俄政府加速推进的军事改革。分析称,以往衣食无忧的俄军火巨头因机制僵化、效率低下、贪腐盛行成为克里姆林宫的心病,迫使后者引“狼”入室以促成相关改革。
借外购“踢打”本国企业
去年6月,俄罗斯出人意料地斥资17亿美元,向法国订购了4艘“西北风”级两栖舰。虽然俄媒体嘲笑该舰为“漂浮的盒子”,本土造船企业也极力反对,国防部仍然执意同法方签约。此举让长期垄断军舰建造的俄军火商遭受重创。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俄政府和军方想藉此向军工系统传递一个信息:如果你们的报价不合理,我们索性买外国货。
“国防部早就打算‘踢打’国内军工企业,不允许他们一直垄断下去。”俄国防咨询公司“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主任鲁斯兰·普霍夫如此点评。
“西北风”并不是俄外购的惟一一笔军火。因与本土武器制造商未能就价格达成一致,加上某些技术原因,俄在同一时期还从德国购买了轻武器,从意大利引进装甲车,其中许多项目完全没有俄本土力量参与——就像俄国防部批评的那样,军工企业非但不能提供武器清单中的所有项目,而且对从国外购买专利进行许可证生产也没表现出多大热情。
“自家人”成了吸金黑洞
在苏联解体后的20年间,俄罗斯军火商一直以国防部的“自家人”自诩,巨额订单从未旁落,情况为何在近两年急转直下?媒体认为,种种变化与俄罗斯新军事改革紧密相关。据报道,莫斯科计划在2020年前投资20万亿卢布(约6460亿美元),将俄现有的依赖征兵、适合大规模动员的传统军队改造为一支高技术、全能的现代化武装力量,基本思路是减员增效:到2015年,俄罗斯预计增加30%的先进武器装备,到2020年将增加70%。
然而,以俄军工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要确保这些指标几乎是不可能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俄军武器装备订货的完成率为40%至50%,2010年仅为30%。去年5月,梅德韦杰夫总统甚至下令解除了包括“卡拉什尼科夫”步枪生产商伊兹马什公司主管在内的几名军工系统要人的职务,理由是:他们应为2010年度订货计划无法完成负责。
眼下,各种问题的矛头都指向俄最大军火巨头——军工联合体(又称国防工业综合体)。俄国防部多次表示,订货完成率低主要是因为军工联合体无法在规定期限内交付产品;加之在许多项目的投标上,军工联合体的报价虚高,资金有限的军方的忍耐已达极限。
此外,运行机制落后、员工老龄化、贪污腐败盛行……这些痼疾在俄大型军工企业内部属于公开的秘密。俄《真理报》给出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军工联合体雇员及其智囊团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0岁和60岁。连总理普京也暗讽其中某些人,“他们对钱太熟悉了”。
批评者指出,俄军战斗力并未随着国防预算的提高同步增长,很多钱无缘无故就蒸发了,本不宽裕的资金很难用到刀刃上。尤其糟糕的一点在于,调查人员无法彻查这些钱流向了哪里,因为国防预算是“国家机密”。用普霍夫的话说:“你可以说这种事情哪里都有,五角大楼也花500美元买过一把锤子;可是,同样的现象在俄罗斯确实更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