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美两国就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今春访美时发表安全保障联合宣言的内容问题进行了磋商,其主要内容是再次修改1997年曾经修改过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重点在于遏制中国的海洋战略。至此,一直以来日美同盟或明或暗的对华指向将终于明朗化,其战略目标经过冷战结束后的迷茫、模糊之后,最终走向了清晰。
冷战结束后,日美两国曾经因为失去共同的敌人而“苦恼”,而美国则失去了继续赖在日本的理由。这就是所谓的“日美同盟漂流”阶段,同盟陷入了迷茫。
1996年台湾海峡局势紧张,日美两国开始重新审视该同盟,修改了1978年制定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并于1997年制定了新的“指针”,把防卫目标锁定为“周边事态”。所谓“周边事态”是指朝鲜半岛和台海,实质是针对中国,但当时做了模糊处理。这个有着确定内涵,但又不伦不类的模糊表述“挽救”了日美同盟,也使美国避免了撤出东亚的结局。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崛起逐渐形成定势,这便在战略上对美国在亚洲的存在构成“威胁”。日本在美国授意下制定了新版防卫大纲,把防卫目标移向“西南诸岛”,明确指出中国是地区和国际社会的担忧事项。美国又出台了“新亚太战略”,高调重返亚洲,这些都将成为此次两国再次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和发表联合宣言的主要内容。从此,“中国”这个主题,由遮遮掩掩变得“堂而皇之”了。
然而,军事上的防范,总不能代替经济上的依赖。日美两国在深化同盟关系并把中国视为战略敌手的同时,却不能摆脱经济上有求于中国的局面。所以,日美两国的“战略家”们所设计的“经济合作,军事对抗”模式,也就让人觉得那么不现实,那么不合情理,那么不厚道。(廉德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