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中韩重蹈政冷经热覆辙

时间:2010-08-30 15:23   来源:新华军事

  中韩建交24日迎来了第18个年头。在中韩盛赞双边贸易额再上新台阶的同时,两国政治、外交关系却陷入了建交以来最尴尬的状态,似乎两国关系正在朝着小泉政府时期中日之间政冷经热的方向发展。

  韩国“天安”号沉没事件发生之后,随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访华、安理会有关制裁朝鲜的外交战、韩国要求美国航母进入黄海和韩美联合军演等事件,致使2008年初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的中韩关系陷入最尴尬的境地。尽管两国官方没有取消过什么政治日程,也没有发生过公开舌战,但是政府间的沉默僵持却相当令人忧虑。

  李明博政府似乎认为,中国政府的不满反而有利于韩国推行亲美政策,有利于顺理成章地促成韩美日三国军事合作。也就是说,这验证了李明博政府强化韩美同盟必要性的主张。韩国主流媒体也不担心中韩政治关系变冷,倒是担心它会波及中韩贸易,进一步说是担心韩国企业进军中国市场遇挫,忧虑中国人可能抵制韩国货。

  韩国媒体还编造出了一套公式来推导出这种结论,即中国政府确定修理韩国的基调——中国官方媒体进行渲染——中国大众接受媒体观点——形成反韩情绪并再生产——波及韩国商品。韩国的这套公式早在2008年前后就提出过,但事实证明这是毫无根据的。尽管中韩关系自李明博政府当政后就开始变得有些微妙,而且世界经济形势也不好,但是韩国商品在中国仍然人气十足,两国贸易额一路攀升。据称,中韩贸易额已经超过了韩日和韩美贸易额的总和。

  “经热”当然是好事,问题是如何化解“政冷”。韩国外交高层说,中韩之间的“政冷”是在全面发展两国关系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现象。笔者倒是觉得这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中韩关系不仅不应重蹈小泉时代中日政冷经热的覆辙,而且应该尽快寻找消解“政冷”的突破口。

  从现象上说,两国政治关系的冷却起因于“天安”号事件。在此问题上,李明博政府只看到韩国的国家利益,而没有顾及中国的国家利益。放大来说,在朝鲜半岛问题上,韩国现政府盲目自信自身的实力,而忘记了朝鲜半岛的冷战结构。韩国过于迷信韩美同盟,而自觉、不自觉地被美国用作牵制中国的一颗棋子。

  从本质上说,“天安”号事件凸显了中韩之间缺乏战略互信,也缺乏构筑战略互信的机制。韩国没能理解中国的安全关切和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苦心,进而自身的立场和伸张也未能获得对方的理解。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或迈向战略合作伙伴的中韩两国。未能进行充分的事前沟通,自然也就缺乏事前的战略协调,导致双方碰头而没有退路,进而需要艰苦地收拾事后的残局。

  当前,中韩两国迫切需要尽快借助双边高层对话和多边舞台走出“天安”号事件的阴影,因为中韩还需要在六方会谈和G20等更重大、更深远的议题上进行合作。从长远来说,中韩都需要努力加深相互理解和沟通,强化在政治和军事等多个领域的互信,打造政治、外交、军事、文化、经济等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编辑:于斯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