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核安全仍须审慎看待

时间:2010-07-05 14:35   来源:解放军报

  [提要]  今年5月,核不扩散条约第八次审议大会在纽约举行。189个缔约国的代表经过4周艰苦磋商,最终协商一致通过《最后文件》,就推进核裁军、防扩散、和平利用核能以及建立中东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

 

  今年5月,核不扩散条约第八次审议大会在纽约举行。189个缔约国的代表经过4周艰苦磋商,最终协商一致通过《最后文件》,就推进核裁军、防扩散、和平利用核能以及建立中东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

  此前,从去年9月到今年4月,短短半年内举行了两次关于核不扩散的首脑峰会:即去年9月24日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和今年4月12日至13日的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安理会峰会通过决议,强调“《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依然是核不扩散机制的基石以及谋求核裁军与和平利用核能的根本基础”,并就全面执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条款提出了具体要求。而由47个国家领导人出席的核安全峰会发表了公报和工作计划,呼吁各国采取有力的核安全措施,加强国际合作,争取在4年内解决全球的核安全问题,确保所有易流失核材料的安全保护,减少核恐怖主义威胁。此外,美国还发布了新的《核态势报告》,并同俄罗斯签署新的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

  上述这些进展对于提升全球核安全问题的公众关注度,促使全球国家行为体高度重视核材料安全,积极推动核裁军和防止核扩散具有正面意义,也将为国际核安全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然而,全球核安全问题不可能通过几次双边或多边国际会议就能解决,核安全的形势仍须审慎看待。 

  确保核安全的关键在于各国能否切实履行国际义务,包括国际条约以及多边文件中所规定的相关措施。但国家行为体中出现核扩散的动因很复杂,而许多国际文件包括此次核安全峰会发表的公报和工作计划都缺乏足够的约束力。要使所有国家都自愿加入进来遵守,还必须解决根源上的问题――要解除无核国家的外来核威胁感,有核国家宣布无条件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区使用核武器就是一个关键点。

  可惜的是,个别核大国在使用核武器问题上却采取了模糊政策,这必然给他国带来不确定感,进而产生不安全感,自然就有可能求助于核武器作为对抗或自保的手段,这当然会在核安全问题上产生更多隐患。奥巴马政府发表的《核态势报告》中,虽然有一些新的宣示,如宣布不对无核并遵守核不扩散条约的国家使用核武器、停止研发新的核武器、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大力削减核武器等,但美国核战略的基本框架并未变动,既没有明确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等问题上还附加了一些条件。更何况,美国入侵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时的情景更提醒人们,在战争问题上一旦有了绝对的“自由主义者”,有条件在实际上就成了无条件――只要美国认为他们搞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发动战争的理由就成立了。

  至于防止核恐怖主义,问题的紧迫性和复杂性更为突出。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发展核能,原本应用于和平用途的核材料与核技术可能被转用于军事目的或恐怖目的,加强核材料的管理和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有资料称,全球有几十个国家的1000多处地方储存有1600多吨武器级浓缩铀,500多吨武器级钚,大约可以制造12万多枚核弹。如何保证它们的安全,特别是不要落在极端组织和个人的手中,成为危害人类社会的恐怖武器,更需要认真应对。通过国家间的密切合作,特别是在联合国框架下采取切实步骤固然能够取得一定成效,但治标更要治本,采取综合手段从根源上消除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土壤更为重要。显然,这并非短期之工,要实现全球核安全,国际社会还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